做好“十化” 实现高效学习

2011-12-29 00:00:00魏磊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2期


  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同学们可采用立体式学习法,通过做好“十化”来减轻学习负担,实现高效学习。下面笔者将结合例子简要讲述如何做好“十化”。
  一、做好量化与简化
  所谓量化与简化,就是要把厚书读薄。做好量化与简化的关键是将所学知识分解、浓缩、概括,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将零乱的知识条理化、逻辑化。通过加工整理,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既利于记忆储存,有效减轻学习负担,又利于提取使用,培养思维能力。
  把书读薄的秘诀在于:把握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抓住问题的关键与本质,对教材进行高度概括,浓缩出其精华。具体来说,可运用建“知识树”、列表概括、编提纲等方法来把书读薄。如,可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高度浓缩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部分。又如,可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概括为“一、二、三”。“一”: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两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二、做好“消化”与内化
  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理解所学知识,就谈不上“消化”知识;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地重复记忆,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会出现“消化不良症”(不能将储存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不会灵活运用)。要“消化”知识,就要“细嚼慢咽”,认真思考、理解每个问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贪多求快,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在“消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内化,应注重能力的内化,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即把所学知识落实在思想、行动上,这是思想品德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和目的。在“消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内化,还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和多角度地分析问题。D45s5ZSfEw0AADMJUmRf4MK3XYTOiBrMaWI+mESjJ8I=如围绕“加强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我们可从自身因素、学校、家庭、社会等角度去思考,这是多角度地将知识内化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典型表现。
  三、做好序化与综合化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重点与难点;可以根据标题确定重点与难点;可以根据相关链接确定重点与难点;可以根据特殊句式确定重点与难点;可以根据平时练习确定重点与难点;可以根据社会重大热点确定重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与难点进行序化与综合化。在序化与综合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了解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和能级要求,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培养,构建好知识网络。我们一方面要对各册的内容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要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综合,使知识点条理化、全面化、层次化。为便于检索,还可编制目录,注明页码。
  如果学习时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分类、总结,可以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如可对带有“标志”、“根本”、“基础”、“前提”、“关键”、“实质”、“最终目标”、“核心”、“主导作用”字眼的关键词进行总结。
  四、做好系统化与网络化
  做好系统化与网络化的目的就是查缺补漏,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这跟前面说过的“简化、“序化”有相通的地方。要做好系统化与网络化,同学们就要紧扣教材,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学习。如可以将“依法治国”这部分内容系统化与网络化为下页图表:
  五、做好创新化与专题化
  密切联系时事热点、联系社会实际,关注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是近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在不断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显著特点。这类试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感触时代发展的脉搏,实现了重大时事的生活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话可说,渗透了思想品德的学科功能。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时要摒弃以往死抓教材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地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本地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社会热点开展专题复习是思想品德学习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中考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在结合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围绕社会热点开展专题复习时,要发扬创新精神,可以对知识进行新的组合、整合,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分析,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由材料到理论,由现象到本质,既要考虑热点所体现的观点,解释原因(即为什么)、解决问题、提出建议,还要明理践行。
  总之,在思想品德学习中,我们应全面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分析各类试题的要求和角度,做好“十化”,进行立体、动态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