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青藏高原,广袤无垠,天高云低,雪峰连绵,江河奔腾……
60年前,当历史巨人的双手,推开黑暗陈旧的雪域高原大门,一个新西藏从此诞生了。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成为西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转折点,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那天起,中央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3万多名将士告别四川的父老乡亲,踏上进军西藏的征程。
从那天起,中央一声号召,内地千千万万的干部、科技工作者、医生、工人,还有无数从学校刚毕业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奔赴高原,汇成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滚滚洪流。
据统计,在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到进入全面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漫长历程中,先后有30多万汉族、其他省区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中华儿女进藏工作。他们在艰苦卓绝的自然条件下,在经济社会极端落后的环境中,在远离家乡亲人的孤寂里,与西藏广大人民一起绘绣万里高原的壮美画卷,书写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宏伟篇章。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与汗水,凝聚成这一代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一个甲子的时光瞬间过去。当初参与解放和建设西藏的第一代人,大都年事已高,解甲归田,有的已经告别人世。但是,老西藏精神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上,正激励着后来者为西藏现代化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在老西藏精神的传承中,有这样一股血脉,他们是西藏和平解放后第一代建设者生命的延续,是老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最忠实的见证,是西藏建设发展事业历程中最直接的传承者。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藏二代”。
在百度上搜索“藏二代”三个字,条目寥寥无几,而且很多与此内涵毫无关联。比起“富二代”、“官二代”的天量信息,“藏二代”远未在世人的视野之中。但是,在西藏只要提起“藏二代”,人们会充满崇敬感。因为,这里渗透着老西藏精神代代传承的内在品格,印证着高原一草一木成长壮大的生命脉络,传唱着高原发展变化中一个个动人的悲喜故事。
什么是“藏二代”?没有权威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可做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是指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藏工作的十八军将士和其他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等,以汉族和其他民族为主在西藏的后代;广义上应为在和平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代藏汉族干部和其他人在西藏的后代。我们认为,广义上的认定比较合理。
无论如何定义,在西藏解放与建设的伟大历程中,事实上有这样一大批人,他们不仅将自己的青春、壮年最宝贵的年华,贡献给了西藏,而且他们的孩子也在西藏出生、成长、成人,如今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投身到西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许多人成为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藏二代”,甚至已是“藏三代”。
长期以来,国家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的重大纪念日时,回顾的目光总是投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拓荒者;而在赞美新西藏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变化中,聚集的焦点又集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对口支援的援藏干部身上。完全需要肯定,这些前辈与后来者为西藏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藏二代”、“藏三代”在西藏建设伟大历程中承前启后的特殊作用。
这样一个群体,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他们,很多人出生的时候父母就不在身旁。在国家特别设立的保育院里长大,在特定的学校里上学。待见到父母的时候,眼前站立的完全是陌生人。等基本长大成人,他们被作为西藏干部职工的子女进行安置、工作,从此自然成为西藏新一代。
他们,身份证是西藏的,民族是汉族或其他民族。从小与当地藏族的小伙伴厮打玩耍,能吃糌粑,会说藏语,敢吃生肉。在籍贯上,他们填写的是内地某省份,但很多人从来没有回过自己的老家,不会说家乡话,没有老乡观念。西藏,就是生养他们的故乡。高原,他们身上烙下磨灭不去的印记。
他们,与当地藏族干部群众一起并肩战斗,但总被认为是外来人;他们和援藏干部一起担负重任,又被视为本地人。在享受国家给予少数民族优惠的政策中,他们是属于特例群体;而在明确赋予援藏干部的待遇和政策里,他们又无缘其中。看着一批批援藏干部来了又走,他们唯有默默地坚守。
他们,许多人工作在西藏,但父母已经回到内地,子女也放在了内地。贡献了青春和终身的老西藏,如今又承担起抚养第三代的保姆角色,爷孙相守,遥望牵挂。他们是中国“空巢”家庭的先行者,是被逼无奈的隔代“啃老族”。
……
种种特征,能大致勾勒出“藏二代”的人生轨迹,酸甜苦辣,但你可能永远难以领略那几十年、一辈子坚守在西藏的百般滋味。不可否认,在“藏二代”中成长起来许多佼佼者,一些人已位居自治区领导的职务。但可能更多的,是从来没有被人注意的普通人。他们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倾洒下自己的心血与汗水,默默度过平凡的一生,又让下一代人继承起这份神圣的事业。
他们,堪称中华儿女的骄傲,理应得到我们所有人的崇敬与尊重!
值此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我们本期集中寻访了一批“藏二代”、“藏三代”的代表,以他们别样的经历和故事,诠释老西藏精神博大无限的内涵。
妈妈托起出生的婴儿,
大地隆起珠穆朗玛。
走过茫茫的雪原,
才知道太阳的炽烈;
经过漫漫长夜,
才会拥抱黎明的彩霞。
是草原,就会敞开绿色的胸怀,
是雪山,就会奔涌洁白的浪花,
是雄鹰,就会永远盘旋在蓝天,
是儿女,就会永远眷恋着妈妈。
愿这首深情的藏族歌曲,伴随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了解西藏,了解一代代新的西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