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应用信息化手段 推进边防社会管理创新

2011-12-29 00:00:00肖必文
中华儿女 2011年10期


  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深沪镇私营经济发达、渔业捕捞产业兴盛、人财物流动密集,近年来治安状况日趋复杂。福建省泉州支队深沪边防派出所认真贯彻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深化应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行一体化管控、精确化执法和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成效,为打造“平安深沪”作出了贡献。
  一、抓技术手段,实施一体化管控。该所针对辖区治安热点分布情况,建立了监控指挥室—摄像探头—街面巡警“三级一体化”管控模式。一是集约指挥。为实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船舶渔船民情况、收集信息、指挥警务活动,该所将值班室改建成治安管控指挥室,设立“电视墙”及对讲机基地台,24小时值守,对接处警、路面巡逻、案件办理、案件监督、治安监控等工作进行集约调度、指挥。充分应用船舶渔船民管理系统,将所有安装AIS系统的船舶数据信息导入,接收辖区进出港船舶、渔船民信息,从而实现出海船舶及渔船民动态管理,有效提升海上治安管控能力。该所还在镇直机关、金融单位、行业场所内部安装动态监控系统和远红外自动报警“商铺管理”系统,建立以派出所指挥使为信息枢纽的协作联动机制。二是实时监控。为提高辖区管控能力,该所对辖区内的监控系统进行了更新和扩建,将小倍率摄像头跟换成大倍率摄像头,在辖区内主要街道路面、复杂路段和重点部位安装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还增加远红外夜视功能。为进一步强化沿海管防和船舶动态管理,该所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在港区码头安装了三路视频远程实时海防监控系统,在港区和交通出口安装3个红外线云台电子监控,对沿海一线和海域实行不间断监控。初步形成了辖区口岸监控网络,24小时对发生在辖区及口岸进行巡防监控,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共协破故意杀人案件1起,破获其他案件65起。
  二、抓科技监督,实施精确化执法。该所注重提高执法办案科技含量,狠抓执法监督环节,先后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科所队、全省公安边防部队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一是技术手段“还原现场”。为进一步监督民警执勤执法过程,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该所配备了3台 “数码鹰”多功能执法记录仪。每次出警时,民警随身携带“数码鹰”,全程记录接处警现场情况,从办案源头抓起,规范了执法执勤行为。二是办案场所“全程监控”。为确保执法办案场所整洁有序、规范统一,该所合理规划,将营区划分为办案区、办事区、办公区、生活区四大区域,在重要部位安装门禁系统。在办案区内设立了物证室、信息采集室、人身安全检查室、待审室、法制室等五大库室,率先建成了集民警办公、信息采集、讯(询)问、辨认为一体的“数字讯问室”,并安装6个带夜视功能的监控探头,实现案件审讯全程录像录音,所领导可以通过网络对审讯和办案工作视频指挥。
  三、抓细节管理,实施人性化服务。针对群众需求,该所建立了智能排队管理系统、船舶渔船民电子签证系统和网上社区警务室等,使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一是建立智能排队管理系统。为方便群众来所办理户籍业务,该所率先在户籍室安装了智能排队管理系统,做到了“三个一”(“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综合受理、“一次性”快捷服务)、“五个公开”(公开办理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办结时间和办事结果),既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办事效率。该系统运行以来,共接受群众评价6000余次,满意率达95%以上。二是建立船舶渔船民电子签证系统。为克服警力不足、方便船舶渔船民出入港签证,该所研发应用了全省首个集船舶自动识别、报警、进出港签证三大功能于一体的船舶渔船民电子签证系统,对出海船舶及渔船民实行动态管理,并全面简化渔船民办证手续,大力推行外来渔船民证件“一站式”办理等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渔船民服务管理水平。该所还在深沪船管站安装了LED显示屏,及时向群众发布天气预报、台风警报和办证指南等信息1150条,提高了渔船民自我防范能力,该站被总队、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评为“先进船管站”。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该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公共资源,开通“网上警务室”、创建警民QQ群。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和信息,对群众网上求助、报警等事务,第一时间出警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同时将“网上警务室”主页设为网吧电脑的主页,方便了群众浏览。“网上警务室”开通以来,总点击率达到47万次,受理群众咨询服务58人次、警情线索提供24人次、网上互动240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条、网上为群众提供服务36人次,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查处治安案件8起。 (肖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