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制作综述

2011-12-29 00:00:00杨兴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5期


  特色及亮点
  
  课件《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画面风格统一,具有较强交互性,积件思想完美体现。课件设计将动态演示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既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六节。这节共安排两课时,所选内容属于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延展和升华,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又与三角形相联系,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环环相扣,同时,本节内容与下一课时多边形的外角和又是一脉相承,并为学习“平面图形的镶嵌”等内容做了铺垫。
  此时,学生已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对四边形的性质有了全面了解;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但对新知识缺乏有效的探究方法;本届学生层次不一,个体差异非常明显。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著名的五角大楼为情境,导入本节课,很自然地引出五边形内角和的问题。学生在拼图感知一度量角度一转化三角形一总结得出公式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过程中,采用了拼图试验、度量角度等方法,并通过课件的辅助,有效实现了探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并运用知识的过程。
  
  内容结构及表现手法
  
  本课件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封面
  课件的整体风格简单、清新、精致,笔者在彩色的“黑板”上画出一个五边形,并提出问题“∠A+∠B+∠C+∠D+∠E=?”,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尽量自己鼠绘各个元件,尽量使用矢量素材,以便达到清晰、精致的画面效果。
  
  2.情境导入
  动态呈现五角大楼简介,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问题。
  
  3.解读探究
  作为本节课的主体部分,用三种方式来探究五边形内角和。
  点击“拼一拼”按钮:动态地将五边形内角分为一个周角和一个平角,学生很自然得出和为540。,然后提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五边形内角和为540。的问题。
  点击“量一量”按钮:场景出现一个可以任意拖拽的五边形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度量的方法得出角度和,点击工具条中的量角器工具显示量角器(如图1),调整量角器度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输入到相应的表格中,选择工具条中的计算器计算五个角的和并输入表格中,还可以改变五边形形状重复上面的操作。计算完毕会发现这样做有误差,况且不可能测量每个多边形,所以需要探究一个通法来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点击“分一分”按钮:场景出现四个五边形(如图2),其实是四种分割方式,引导学生将五边形分成三角形来求内角和,学生分析哪一种,教师将鼠标放置在相应的图形上,就会自动播放这种分割方式,根据上面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办法。
  
  
  4.学习小结
  及时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取了哪些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分别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5.目标检测
  动态呈现要解决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从简单到提高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马上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巩固内角和公式的运用。
  
  6.链接生活
  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五角星五个角的度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技术要点及制作技巧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以Flash为制作平台,其技术要点及其制作技巧如下。
  
  1.坚持矢量素材的原则
  Flash本身是很好的矢量图片处理软件,笔者一贯坚持尽可能使用矢量素材,因为矢量素材具有缩放不失真的特点,所以对于课件中使用的按钮、图片都亲自绘制,并且运用色彩让按钮有立体效果。
  
  2.贯穿积件思想的原则
  制作课件本身是一件很繁杂的事情,我们每天还有很多日常的教学事务要做,所以笔者一直坚持可重复利用的创作思想,也就是近年来提倡的积件思想。笔者在Flash里面将很多原件做成MC,以便在其他的Flash文件中直接使用,减少重复劳动,有的MC元件还封装成组件,方便网友或者其他教师使用,如课件中的下列元件(如图3、图4)。
  
  3.运用AS代码达到超强的交互性
  笔者创作这个课件的时候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点,编写了大量的ActionScript脚本,能够在场景中随意绘制各种线条、矩形、椭圆、创建文本,还可以改变各个元件的颜色,制作了计算器和量角器,能够随意度量角度的大小,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同时还加入了网格工具,选择网格,可以在场景内画出格点实线或者虚线,从而达到很好的交互性。例如,在计算器中笔者编写了如下关键代码。
  
  
  4.动态演示与探索规律恰当结合
  动态演示使问题的研究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性,并体现了构图美和动态美。
  
  课件评价与反思
  
  本课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交互性较强的课件与学生的互动,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通过由浅入深的自主探究,由学生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个公式解决问题。特别是公式得出的探究过程的设计,恰到好处地让学生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地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本课件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课件尚有不完善的地方,笔者准备继续在工具栏中加入一些常用的理科工具,以便其他学科教师能够方便地使用,敬请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笔者在今后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