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让学生通过听说体会外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即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Spring Festival是一篇以春节的文化知识为话题的短文。靳建围老师通过创设文化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对话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听读活动中,理解中外节日文化中的社会习俗、文化形态、习惯传统等,进行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不仅对基本的知识基础有了很好的掌握,更获得了多元文化的渗透,了解中西方两大节日——春节和圣诞节的有关信息,是一堂体现跨越式教学理念的典型课例。纵观这堂课,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多元文化交际情境,营造文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强化形象思维。本课中,教师首先用PPT出示有关圣诞节的画面,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西方圣诞节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让学生俩俩交流说旧句型,并将西方文化中非语言的交际活动(相互拥抱)融入到教师创设的节日情境中。然后随即通过一首西方节日中的经典歌曲Happy New Year带领学生融入西方节日的愉悦气氛中,具有很浓厚的情境感。整个情境创设一气呵成,不仅让学生非常自然地融入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文化情境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在一些非言语交际活动中理解了文化的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文化氛围,同时可以渗透不同文化的礼仪习俗,让学生切实地融入到言语交际环境中。
2.设计多样言语交际活动,促进文化知识运用
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化的内涵,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与课文类似的言语交际活动,并以师生说、生生说、游戏、朗诵英文小诗、吟唱英文歌曲、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又可以让学生在较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句型结构,结合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创新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跨越式英语教学模式中强调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贯穿文化的渗透,体会中西方风俗习惯的差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大量蕴含文化运用的交际活动。教师首先利用一对一环境下的自主听读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认读,初步感受如何在春节进行问候以及怎样做出回应。其次,结合一张体现中国春节风俗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师生说、俩俩说,进一步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法与句型进行操练。第三,教师让学生通过完成“Christmas”和“Spring Festavial”的结合听力检测训练,使得学生对中西方节日中体现的不同风俗和文化差异进一步做出比较、领悟。最后,通过一个综合说练习,让学生将本课所学文化知识在口语交际中再次巩固提升。可见,教师在进行以言语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融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按特定情境,使用相应语言进行多向交流的基础上,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
3.挖掘词汇背后之意,丰富文化知识
由于文化的差异,有时在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要让学生理解,就必须进行文化方面的解释。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有可能指称意义相同,但文化涵义不同。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词的基本含义,更要让学生懂得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
有专家曾指出:“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不密切,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可见,词汇教学与文化传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课中,教师的新授词汇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