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大教职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各项工作稳步走向信息化管理。开发区教育局城域网开通后,更是极大地方便了学校与上级机关之问工作安排的上传下达。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已养成习惯,早晨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办公自动化系统,查看区教育局工作安排,了解各校工作情况,进而安排本校工作;登录校园网站,查看、更新、回复信息;对上交材料、报表一律采用网络报送。在校园管理中,网站已然先行。
2003年,学校校园网建成,校内相关的学习材料、通知、学校新闻、大事记等各方面的信息都通过学校的网站发布,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校园网站实时、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学生、家长能在第一时问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校园网站成为了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窗口。
校园网站肩负展示、宣传重任
1.展示特色团体的风采
学校各班级都成立了特色社团。例如,有的班级成立了“知心朋友沙龙”,有的班级建立了“星星索”文艺社团、“悠悠球”体育社团等。同时,学校组建了“阳光民族乐团”红领巾社团、“七色光”机器人红领巾社团。这些活跃的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使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友好的同伴关系。通过训练、表演、比赛,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自信、开朗。社团成员还将自己的活动情况展示在校园网站上,记录成长的足迹。
2.展示活动的细节
学校少先队大队通过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培养学生阳光向上、乐观积极的良好心理品质。教师及时地将活动的开展情况、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发布在校园网站上。
通过对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关注,培养学生为国争光的意识,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是夺取金牌缺一不可的条件;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悼念、爱心捐款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十七大召开时,举行了“高举队旗跟党走,喜迎党的十七大”主题大队会;建国、建队60周年时,进行了“童心祝福祖国,童心共绘未来”系列教育活动;八一建军节时,组织了“歌唱祖国歌唱党,快乐童年大家唱”合唱比赛;清明节,组织少先队员参观伪皇宫、文庙、长影、长春解放纪念碑等名胜古迹,召开“踏寻烈士足迹、争做阳光少年”主题大队会。这些节庆日、纪念日活动新闻都公布在校园网站上,不仅丰富了校园网站内容,更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也是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
3.宣传新学期学生的养成目标
学校将学生的养成目标细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其一,在学习方面检查:读写姿势是否端正,是否满足“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和“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求;学习用品摆放是否整齐,书本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能否认真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其二,在文明方面检查:对教师有无礼貌;是否使用“您女子”、“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是否做到不乱翻别人东西,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特别是是否爱护公物,桌椅上有无乱刻乱画的痕迹。其三,在生活方面检查:做值日是否认真,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还让教师和家长帮忙;书包整理是否整齐;能否做到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有废纸能否放到垃圾袋里。用规范行为的方式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这些要求如果通过教师用嘴说,学生是记不住的,我们将目标详细地记录在网站上,一方面让家长知道学校的要求,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提醒、督促、规范的作用。
校园网站助力教师发展
1.公示教师素质要求
学校将阳光教师必备的素质在校园网站上公示,无论是“十二项修炼”,还是“十六个知晓”,亦或“帮助学生十条”都时刻警醒着为人师的责任和义务。
2.建立学校博客
2009年初,学校建立了学校博客,教师经常利用网络平台撰写博文,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的精彩瞬间,呈现课堂教学中的遗憾和反思,不断提升认知。有的教师还利用博客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博客的精彩展示,成为教师互相学习和切磋生成新的教育智慧的最有效途径,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高级研修班汽车区“区校两级研修”现场会上,学校现场展示了学校博客、年组博客及部分个人博客,受到与会者好评。如今,学校已将部分学校博客内容整理出书,将这些成果与大家分享。
3.设立阳光班主任工作室
学校阳光班主任工作室的宗旨是为班主任创设交流、学习的机会,提供心育方法、推广经验的平台。“阳光班主任工作室”由德育主任负责,30位班主任为成员。利用每双周的周二下午3:30~4:30进行班主任论坛交流。工作室活动内容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经验交流”。针对质疑、焦点问题及时作出梳理,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共同组成讲解团,经查访、研讨,在下一次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中进行解答。同时,由各年级组长组成的宣传团负责在网站上将阳光班主任工作室交流的内容及时上传,供全体教师交流学习。
4.开展“读书工程”
学校启动了“读书工程”,在网站上推荐了《爱的教育》、《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例》等书,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习惯”之“我分享,我快乐”图书漂流活动,以学年组为单位利用网站公布书目直接推荐给其他年级,进行图书漂流。我们还要求教师们将读书心得、体会用博客的方式发表,供全体教师学习。
校园网站增强师生、家校互动
1.拉近家长与学校的距离
在家长学校,我们利用校园网站,以视频的形式定期召开以“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赢在起跑线”等为主题的家教讲座。就“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爱撒谎”、“孩子总是对我说不”等热点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同时,向家长推荐家教教材及有益于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案例。例如,《孩子写作业爱磨蹭怎么办?》、《如何培养乐观性格的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等。这些优秀的文章为家庭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榜样,让家长找到了可以借鉴的对象。学校还创办了《家长小报》,在校园网站上展示,通过《家长小报》向家长介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和家教、儿童心理学等知识。每位班主任都建立了博客。班主任将班级教育教学信息与家长互动的话题以日志的形式发布,家长可以随意地评论或留言,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互传,有时则与家长网络对话。
2.促进师生间的信息反馈
在校园网站的“小巍姐姐”信箱里,“小巍姐姐”将来信进行整理,在网站上公布,学生时常进去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回信,或是同学们的烦恼自己有没有。
针对来信,大队辅导员“小巍姐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网络交谈,倾听学生的苦恼,鼓励学生增强自信,战胜困难,教给学生一些优化心理品质的方法。有时还用回信的方式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惑。
3.创新学习形式
“非典”时期,有些学生处于预防休息或隔离休息状态,网络则是学生与教师联系、交流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将学习内容发布出去,学生将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样现代化的学习形式就形成了。
校园网站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以前,学校的学生普遍不愿意与教师交流,大部分学生很少能够主动与教师谈话。这足以证明不管是课下交流,还是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还仅仅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利用校园网站为那些想说不敢说,想说没有机会说的学生创造了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留言板中把自己想不通的事告诉教师,教师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从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多的具有爱心、关怀和鼓励型特点的教师涌现出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很多家长通过校园网站给学校发邮件,为我们提供好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