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白板的推广和实践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从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功能,发挥特色教学功能,走向交互功能充分发挥的第三阶段。接触过电子白板的教师会欣喜于电子白板众多的小功能,这些功能在语文课堂上正发挥着激发兴趣、直观展现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现场检测等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实用功能,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现场批注,直观展现学习过程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宽大的白板屏幕将课文清晰地展示出来,可以较好地维持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运用于语文学科,可实现边思考边想象边批画的学习方式,呈现学生阅读和学习过程及最终思维的结果。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实时加上重点词语的批注(加下划线、着重号、画圈等),营造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在互动中交流批注成果,在教师反馈中明确方法内涵。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独立批注和互动讨论中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
多重组合,催化激发学习情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功效需要情感的参与。课堂是情感的熔炉、情感的纽带,会将学生、教师、教材有效地连在一起,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有生命,才会有效。
低年级儿童的语文课堂注重情趣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其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会更加有效。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关于动物的一节识字课上,教师设计了有趣的识字游戏:将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拖动到相应的动物图片下。这就采用了电子白板的拖放功能,营造出语文学习的情趣。课堂上教师还采用了电子白板遮挡拉幕功能,逐行出示动物图片,猜测动物名称,幕布的层层下拉,引发了低年级学生浓郁的探索欲望。
高年级语文教学虽然更注重学生对文字篇章的感悟、品味,但是适时的氛围营造,能使学生自然走入文本,浸润其中,与文本、作者多维度、深层次地对话。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将“咚咚”的鼓声演绎为一首感人肺腑、激动人心的鼓曲,表现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渴望,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课文开头远景推入,近景细拍,结尾又远景淡出,远近遥相呼应,充满空灵的艺术境界。值得关注的是课文首尾静态描绘,中段呈现动态,对偶回环舒缓,排比气势磅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课文易读不易研,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感悟空间,激发情感体验,可以利用电子白板音乐、视频,辅助学生朗读感受,利用回放功能,互相评议,逐步深入,读出黄土高坡人民的精、气、神,读出深厚的民族文化。
丰富资源,搭建语言发展平台
相对于常规课件制作素材收集的复杂,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发展至今,已拥有大容量的内置资源库,并能非常方便地将图片、动画、文本、音视频等归类充实资源库,为针对学情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便利。
教学二年级识字课时,“塞北 秋风 骏马”所呈现的文本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在理解词语和创编词串的教学环节中,电子白板丰富的教学资源打破时空的限制,立体地建构起学生的学习场景,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辨析,进行比较揣摩,了解语义的细微差别,从而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的语言。如二年级《台湾的蝴蝶谷》中写道:“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在这句话中,动词的使用十分精准。二年级学生空间概念还不够明晰,对三个动词(飞过、穿过、越过)的细微差别很难发现。为了让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琢磨用词的准确,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的丰富资源,创设出山谷、花丛、树木、小溪组合出的亮丽画面,然后让学生帮助蝴蝶到山谷中聚会。学生快乐地拖拉被无限“克隆”的蝴蝶,教师相机帮助学生辨别“飞过、穿过、越过”这三个动词的微小差别,同时从拖拉速度上感受蝴蝶聚会时的迫切心情,也理解了作者使用“赶来”这个词的精妙。
当下电子白板教学是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新阶段,充分开发电子白板的教学功能,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崭新的舞台。但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协助师生教学相长的工具,目前还应更清晰地认识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
首先是要认清它的辅助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发挥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其先进的功能可协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文本,利用其丰富的功能帮助学生课堂互动,但是发展语文素养和能力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的地位所在。
第二是有效运用。电子白板的出现体现着教育技术的进一步现代化。要充分了解电子白板的使用功能,勿把电子白板单纯地当成课件,如果在课堂上还是忙于操作课件,还是程序化地演示预设课件,那将抹杀先进的电子白板解放教师“教”的重要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