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历史新课改的催化剂

2011-12-29 00:00:00王文娟马永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将更加体现新课改的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必将推动新课改的实施。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根本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整理知识信息的能力、迁移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给学生准备更多的材料让学生从中学会分析、筛选、判别并作出适当的结论,这就使得原有的历史教学模式、课堂结构不能满足需要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和用武之地。图像资料的展示增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供了素材,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海量信息。而其搭建的平台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如讲《甲午战争》一课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率北洋水师官兵在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通过这些信息让学生思考、总结原因。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设多媒体教学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首次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独立目标提出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它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并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例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禁毒的教育。
  又如讲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时先播放《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片断,后放《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的录像,使学生得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败到兴的转折点。从而懂得中国人民的伟大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更多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事实,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综合、引申历史事实的方法,从而形成能力。可是历史教学研究对象又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并极大地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历史深层次内涵的探索和把握。
  例如在《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一课中,讲到“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书上的插图无法体现这个过程是怎样逐步形成的,使学生对理解这个格局的形成产生困难,这就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制作时,①先出现空白沿海图,②出现四个经济特区符号,并让它保持闪烁效果,让学生自己把特区名称对号入座后,闪烁效果停。③出现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符号,保持闪烁效果,学生对号入座后,闪烁效果停。④出现4大开放区。⑤采用大块颜色闪烁展示向内地扩展的趋势。⑥再设置效果按次序凸现城市符号、沿海线、扩展面。体现点、线、面结合。⑦在一些重要城市还可以设置超级链接,补充一些有关当时对外开放的事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种课件设计既形象又实用,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效果好。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整合,是当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在历史教学的不断深入应用也必将推动历史学科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