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在信息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交往礼仪。
本课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著的《信息技术》第八册第十三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合理设置PowerPoint的幻灯片动态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按需要动态展示幻灯片中的图像和文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汇报和比较,体验不同动画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示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和礼仪习惯。
教学重点
设置幻灯片的自定义动画。
教学与难点
动画的选择怎样符合主题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修饰幻灯片,下面老师展示一个作品。同学们一边观看,一边注意这个作品都运用了哪些美化幻灯片的手段(播放幻灯片)?
教师:这个幻灯片很美,但是还缺少一些美化手段,想一想,还缺少什么?对,缺少动画效果。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让幻灯片中的对象动起来,使幻灯片更生动,演示效果更突出。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等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课题。
(二)感知练习,形成表象
1.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教师:同学们,请整理自己的课前学案,准备分组汇报。每位同学的桌面都有一个 “封面.ppt ”,请按要求完成动画设置。
2.汇报成果,展示自我
今天的汇报,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1)汇报的语言要规范,用词要简练。例子:大家好 ,我汇报的是如何设置动画“强调”效果,第1步……我的汇报完毕。
(2)同学提出建议的时候要先表扬,再礼貌提出建议。
由学生主持人负责掌控汇报流程,记分员负责记录各组分数。各组学生代表汇报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学习变成了学习者自己的事情。通过规范汇报的用词,训练学生的课堂礼仪。
(三)合作学习,领会知识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真棒!同一个页面可以使用不同的动画效果,在设计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画方式呢?
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动画是否越多越好?动画对演示效果有没有影响?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学校正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所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完成《课堂礼仪我先行》的任务。
任务:课件制作比赛,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设计要求:根据文字图片的内容合理地设置动画效果;注意美观、整洁、颜色搭配。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碰撞和分享,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较难的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充分发表意见,寻求最佳效果。
(四)分享交流,启发领悟
教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下面我们请各组代表上台汇报。
汇报礼仪:汇报语言要规范,用词要简练。例子:大家好 ,我们组的作品采用了 等动画方式,我们做的最好的地方是 。我的汇报完毕。
教师:看完各组的作品后,每位同学对你觉得设计得最棒的作品投票,看看今天的最佳创意奖得主是哪个组?老师希望你们根据以下的评分标准,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作品。
评价参考:
1.制作:动画方式选择不合理,出现顺序混乱,效果不流畅(0分);动画方式选择合适,出现顺序混乱(1分);动画方式选择合理,出现顺序合适,出现方向不合理(2分);动画方式选择合理,出现顺序合适,效果流畅(3分)。
2.合作:不团结,小组成员像一盘散沙(0分);团结,能齐心协力完成任务(1分)。
设计意图:汇报展示是使学习者的成果外显并得到同伴认同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升主题,总结概括
教师:恭喜今天的 组获得了最佳创意奖,他们的作品动画流畅,优美。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获奖感言。学生汇报。
教师:通过记分员的辛勤劳动,我们得出了今天分数最高的是 组,他们获得了最佳学习奖,大家鼓掌祝贺!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来不及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在课下与同学探讨交流。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围绕“放手、调动、评价”进行。在预习中设疑,在练习中激趣,在实践操作中“探究技术”,在合作交流中“发现技术”。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规范学生的汇报程序,培养学生的课堂礼仪,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