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2000是Office2000中的组件之一,是制作电子幻灯片的常用利器,其Office统一界面、相似的菜单命令,使学生在学习掌握Word2000操作的基础上很容易迁移掌握PowerPoint2000的使用方法。PowerPoint2000操作上相对较简单,容易掌握,但作品的视觉效果却很丰富且实用,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较适合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本课是PowerPoint2000这一软件单元的第一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这一单元内容,对后续学习的延伸与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的核心,依据新课程,我从三个层次将其确定为: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幻灯片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能用PowerPoint2000制作两页幻灯片”。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幻灯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情感目标——“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权”。
这些目标对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但又是能够达到的,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只要跳一跳,还是能够摘到桃子,或者是吃到桃子;是处于最近发展区里面,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联系有效的生活“经验”
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它表示过去在生活中的感受;经验又是动词,它表示现在的情境。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开始,给学生看生活中的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猫和老鼠”;教学中联系在高级的现代商业活动中,公司重要的装备——笔记本电脑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使用PowerPoint”;“活动尝试”中使用PowerPoint向大家介绍自己——做个封面标题与副标题。这些都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为有效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特别是让学生说说画面的特点,在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字体、字号、颜色编排的协调感和画面的美感,然后提出一个激励性的问题:你想不想做出这样的效果来?从而引出课题。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学心,通过这一激趣的过程,达到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想一试身手的效果,为学习本课及本单元内容打下情感基础。
激活学生的有效“思考”
有效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提倡学生自主地思考。操作性学习是用记忆代替思考,记忆的负担重,而思考的负担不重。思考是科学学习的核心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在教学开始,提问:“大家认为可能会在什么方面使用到PowerPoint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跃跃欲试地进行科学猜想。熟悉PowerPoint2000的窗口界面时,提问:“这个界面和我们学过的哪个软件的界面相似?”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如何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字”。
创造有效的“活动”机会
1.启动PowerPoint2000
在教学新课时,首先提出PowerPoint
2000如何启动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过Word2000的基础上用迁移的方法说出答案,教师跟着操作。
2.新建第一页幻灯片
这一部分采用示范教学法,先由教师边操作边演示幻灯片版式的选择方法(这堂课先以较简单的标题幻灯片为教学内容),然后由学生说出窗口的一般组成部分(名称),从整体上感觉、熟悉一下PowerPoint2000窗口界面,并提问:“这个界面和我们学过的哪个软件的界面相似?”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不仅是菜单中的命令、工具栏中的按钮编排相似,而且某些菜单命令和工具按钮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也基本相同,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接着教师在第一张幻灯片中添加两个标题,并提出“你能否把文字的大小、颜色安排得协调、美观一点”的任务,由学生在教师机上设置好文字的字体、字型、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完成第一张幻灯片的制作。这一环节基本由教师示范操作,而在文字的格式设置时则由一学生示范完成。这些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从而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
3.设置背景颜色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自学课本独立完成,把幻灯版设置为自己喜欢的背景颜色,最后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应用和全部应用两个按钮的区别上。
4.使用PowerPoint介绍自己,做个封面标题与副标题
学生活动、研究、试验,从中探究学习,巩固了PowerPoint的设计、制作、播放等操作活动技能。
5.保存文件
教师首先指出:这儿保存文件的方法和Word2000是一样的,再由学生说出保存文件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在教师机的作品演示文件夹中。由教师抽取其中较好的几幅作品广播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的自觉性特征,是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自我调控机制,也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活动、再创造离不开好的环境与氛围,只有学生愿学习、乐学习、好学习,才会学有成效。教学中,“说画面,欣赏和评价作品感受字体、字号、颜色编排的协调感和画面的美感”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学心,达到每位同学都想跃跃欲试、一试身手的效果,为学习本课及本单元内容打下情感基础。又如“学生的作品予以广播的特权”、“比一比谁做得最漂亮”、“演示自己制作的成品”等多种方式,和学生平等对话、互动探究,使学生既感到亲切又富有情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成效。
课堂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涉及设计思考、教学机智、教师、学生等许多因素,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怎样让学生操作更加到位、教学更加灵活还有待继续研究。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有效教学是我们一如既往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