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1-12-29 00:00:00周玉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性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信息技术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更要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下面以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四章《网站的开发》中的《网页设计》一节为例,浅谈一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创新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让条条框框的模式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要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自己去创造、去实践。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时,他们的创新意识才更容易被“唤醒”。
  例如,在讲授“网页的版面设计”时,我在课前展示预先准备好的网页来创设学习情境。当学生看到这些图文并茂、版面新颖、富有艺术个性的网页时,个个都发出惊奇的赞叹声,个个跃跃欲试地进行网页的版面设计。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唤醒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在一起探究、交流、创作,整个课堂开放而有活力,最终一个个别具一格的版面设计出炉了。因此,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研究、去实践、去创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被唤醒,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灵活设计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精彩的课堂来自精心的设计”。课堂是网页设计制作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精心设计教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不要华而不实,要讲究实效。教师要结合教材,补充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思维。
  例如,在讲授“设计主题网站”中,教师依据学生生活在“苹果之都”——栖霞,结合实际生活就地取材,与学生讨论确定以“栖霞——苹果之都”为主题进行网站设计,并制订网站作品的评价标准。由于设计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感受性强,在设计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个个都想一显身手设计主题网站。随后,教师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素材采集组、文字编辑组和网页设计制作组。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制作技术,各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这样设计教学,提供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时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验制作乐趣,培养创新热情
  网页设计制作是一项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学生开始接触网页设计制作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随着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深入,学习难度增大,挫折与失败也随之而来。于是不少学生产生学习的畏惧心理,导致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创新热情下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网页设计制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制作网页的乐趣,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热情。
  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组织个人主页设计活动中,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与爱好确定设计主题,亲历搜集网页素材、设计版面布局、美化网页等制作过程。在学生制作主页过程中,教师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的时空,多进行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经历整个制作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克服一个个制作技术困难之后,一个个性化的主页作品赫然成形,那种成功与收获感只有亲历者才能切身体验到,其中乐趣难以言表,而创新热情也随之高涨。
  提高任务难度,激发创造性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有时往往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热情;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提高要求、增加难度,反而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具体教学中设计任务时,要坚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如果太难,就事与愿违,反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讲授“插入超链接”内容时,我先展示两个制作精致的网站,一个网站设置超链接,一个网站不设置超链接,让两者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对比。之后,我设置三个梯度任务:(1)创建网页的超链接;(2)去掉超链接的下划线;(3)将访问过的超链接和未访问过的超链接设置不同的颜色。三个任务,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这几个任务涉及学生自己的作品,而且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通过努力,最终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激励探索的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去创造,直正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