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园网 优化教科研

2011-12-29 00:00:00柯延凤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12期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与之相应的是教育的创新。如今,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与之相伴的学校教科研管理也以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有效工具。我校自2003年以来,一直运用信息技术于科研管理之中,在实践与探索中也逐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希望与大家共享。
  
  借助网络优化科研学习
  
  1.开通电子阅览室,拓宽教师视野
  我校在碧波校园网中专门开辟出一栏“电子阅览室”。其中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期刊。分“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小学教育”、“课外阅读”、“网络科普”、“文学精粹”、“史地人文”、“综合艺术”、“健康生活”、“生活时尚”等栏目,合计266种最新期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个人喜好,选择需要的电子期刊进行学习。不用走出办公室,老师们就能在工作之余为自己充电。这个阅读平台,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帮助大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开辟教师博客学习专栏,积累科研素材
  我校在教师博客中开辟出专栏“教科研阅读记载”,让教师每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一些资料积累。摘录的内容学校统一规定每月不少于6篇,范围必须是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相关。教师们在日常阅读之余,记录下了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名言、教学事例等。这些资料,既可以放在公共页面上供大家学习交流,也可以存入教师自己的个人博客中,以备不时之需。
  
  借助网络优化科研交流
  
  1.开设专题论坛,取长补短
  针对教育一线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网络来进行问题交流。如:不少教师存在与家长沟通的障碍问题。不少教师不会与家长沟通,不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通过网络专题研讨,很多教师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反思等途径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少观点思想独到。另外,教师们还通过网络学习到了别的老师好的经验和做法,弥补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论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2.开设随感专栏,切磋细节
  为了有效促进教师对日常工作的反思,我们开设了“教育教学随感”栏目,旨在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做法。如我校有位青年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不对啊,我们要研究的是圆锥的体积,可现在我们操作的却是圆锥的容积呀。”“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少学生对此也有同感。这样的质疑让这位老师始料未及,一时语尽词穷,只好依据教材意图解释。课后,他认真地反思了学生的质疑,头脑里瞬间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到课堂上去,和学生们一起研讨,重新探讨如何发现圆锥的体积公式!在浓厚的探究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在流淌,在碰撞;最终师生一起商量出了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过后,这位教师有感而发,写出了自己的一篇随感《课堂遭遇学生的质疑》。我校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借助校园网平台,记录下工作中的一点想法、一点做法,同时相互切磋教学中的细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借助网络优化课题管理
  
  1.推动课题有效管理
  随着我校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与之配套的课题也纷至沓来。从省级以上课题,到市区课题,总数不少于10个。很多教师出于个人兴趣,又申报了微型课题。为了对为数不少的课题进行有效管理,我校采用了课题网管理办法。所有课题明确负责人,定期在课题网上传资料。资料内容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学习资料、课题方案、过程研究性资料、研究成果资料等。结题时,将成果的鉴定的相关内容也一起上传。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效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无纸化,有利于节约能源;避免了由于课题结束后纸质文本资料丢失,电子资料可以永久保存,节约空间;使负责人随时随地可以上传资料,增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和灵活性,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促进课题间有效交流
  作为课题研究,很多教师是陌生的。有些教师无从下手,不知道课题研究该如何写方案、如何实施、如何结题。无疑,课题网给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同时,通过校园网,还可以将一些好的做法进行交流。有助于推动课题研究的有效行进,提高课题管理效率。
  
  借助网络优化科研管理
  
  1.通过腾讯通系统及时管理
  为了与教师及时沟通,我们通过校园腾讯通系统进行管理。通知类的消息,采取群发方式;课题方面的通知,采用课题组内发送方式;个别交流,采用点击个人方式。此系统与QQ相似,但是属于校园内联系系统,外界无法干涉。采用腾讯通管理,有助于通知的及时到位,有助于沟通的私密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有些老师在上课,我们就可采用留言的方式,等到他们下课就能收,避免了以往通知的繁琐。
  2.通过“校内发文系统”规范管理
  将一些重要的活动通知和资料上传到我校专设的“校内发文系统”,避免一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而查看不到通知的麻烦。学校所有重要活动通知和相关工作规范都可以发达这个平台。教师若有遗忘,都可以到该网站查找。这样做,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和规范,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运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来进行科研管理,提高了科研效率,节省了科研空间,使无纸化办公落到实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不能止于此,要将工作进一步深入,有待于今后的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