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会让学校德育工作魅力四射,深受学生欢迎。
传统的德育工作似乎就是板着面孔教训人的,多少年来形式单一,无非就是讲座、报告、展览等形式。学生已经熟悉了德育工作的教训人的面孔,一说起报告,就准备好各种课外书籍、作业,准备去坐着挨上一个小时完事。
即便是请高水平专家来,也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班主任不时地需要维持纪律,德育报告倒闹出许多德育事故来。其实不是学生不给面子,不是老师讲座报告的水平低,实在是一张嘴一张桌子的形式单一,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视听要求。
而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老面孔,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会让德育工作魅力四射。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谈如何让多媒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感情
传统德育工作中,有许多是知识性普及性的教育内容,例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行为教育”等。这些知识性、普及性的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因为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电影、视频对信息的传播表现力强,直观性好,能激发学生感情并能深深打动学生。
例如,在防火安全知识的报告中,我们学校给学生播放了《防火安全》、《安全高于天》、《防震知识》等视频,视频中形象的画面,真实的案例,深深地震撼了学生;随后的防火演练,学生们非常投入,做得很认真,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了防火的重要,这要得益于视频的教学效果。像这种知识性强的德育内容,大都可以采取这种视频或电影形式,比起口述讲座来,效果要好得多。
有一次,我校请一位派出所的领导到学校作法制教育讲座。这位领导首先利用多媒体放了一系列青少年犯罪的短片,然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些花季少年在花季凋残?一下子把学生们的心抓住了,引起了他们深深的思考。然后,讲座的领导娓娓道来,分析原因,指出错误。最后,又利用多媒体放了一个短片,教育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该怎样处理以避免走上犯罪道路,并保护好自己。整个讲座一个半小时,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守纪律,学生们反观自己,受到很大启发。效果完全与单纯说教式的讲座不同。这个效果得益于多媒体在讲座中发挥的作用。
利用教育影片,震撼学生心灵
定期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一些适合学生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使学生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赞扬,对丑陋行为的蔑视和鞭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会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例如,为了让学生珍惜生活,我校给学生播放了电影《美丽人生》。影片中小主人公及父亲在法西斯纳粹营中的经历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流下热泪,明白了如何热爱人生,如何热爱生活,如何珍惜生命。这样的效果比老师讲一千句都管用。几年以后,还有毕业的学生回到母校,和老师谈起这部影片给自己的深远影响。
利用多媒体,进行校本教育
爱学校才能爱家乡,爱家乡才能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传统内容,但往往由于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太熟悉,所以这方面的教育常流于形式。而利用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学校可以利用录像把学校的校容校貌、学校的历史、学校的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校内重大事件等制成电视新闻片,然后通过电视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家长会时、学期结束时或其他需要的时候播放给学生、家长看,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和家乡。学生们看到学校熟悉的老师同学上了电视,看到自己学习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如此美丽,甚至看到电视上还有自己的身影,不仅增强了自豪感,而且也会从心底里热爱学校和家乡。
利用多媒体,进行行为习惯培养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对初中生进行的一个常抓不懈的德育内容。然而总有部分学生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我行我素。利用摄像机,把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和做得规范的同学的行为录下来,制成教育短片,在班级的闭路电视上播放,让学生近距离观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对于做得规范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对于不规范的同学要在他的脸上打上马赛克进行模糊处理,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便起到了表扬和批评的作用,怎样就是规范行为,怎样是不规范行为,学生一看就知道。比起老师的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青春期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说教很反感,采用多媒体避免了师生冲突,又达到了教育目的。
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文明生活方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宽松态度、健康心态,增强坚强意志等。
总之,多媒体可以创新德育的形式,也非常适合新时代德育的需求,我们只要重视多媒体在德育中的作用,就一定能让德育魅力无穷,深受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