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朝“主敌”称呼的不同表述

2011-12-29 00:00:00胡明远
世界知识 2011年3期


  刚刚过去的2010年,半岛局势风起云涌,“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使朝鲜半岛南北对立情绪升级。在韩国12月30日发布的《2010年国防白皮书》中,韩国重新将朝鲜描述为韩国的敌人。这份新版《国防白皮书》称:“朝鲜不断开发和增强大规模常规武器以及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通过‘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接连发起武力挑衅,对韩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只要这样的威胁一直存在,作为威胁的实施主体——朝鲜政权和朝鲜军队就是韩国的敌人。”韩国政府的最新表述虽然不及“朝鲜是主要敌人”的措词严厉,但已经有分析人士认为它意味着韩国对朝“阳光政策”的彻底终结。
  
  韩国对朝“主敌”称呼的历史演变
  
  韩国的“主敌论”由来已久,早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韩国便一直将朝鲜视为自己的主要敌人。韩国官方首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将朝鲜列为“主要敌人”是在1995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1994年3月朝韩第八次工作接触时,朝鲜代表朴英洙威胁称:“要将汉城(今首尔)变成一片火海。”金泳三政府随即在《1995年国防白皮书》中,首次将朝鲜描述为“主要敌人”,并将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2000年。
  2000年6月15日,韩国总统金大中访问朝鲜,实现了朝鲜半岛分裂55年后的首次南北首脑会晤,开创了朝韩关系的新局面。会谈期间,朝鲜领导人就韩国将朝鲜列为“主要敌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希望韩国能够删除这一敏感的表述。2000年12月10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表声明,指责韩国政府破坏了《南北共同宣言》带来的团结与统一的气氛,再次鼓吹敌视本民族同胞的“主敌论”,攻击朝鲜的政治体制。朝鲜强调,在韩国宣扬“主敌论”的情况下,朝韩对话是没有意义的,也很难指望朝韩关系有所改善。此后,朝鲜政府一直以韩国必须撤销“主敌论”作为金正日回访韩国的重要条件。综合各方面因素的考虑,韩国政府在此后的三年内一直没有公布《国防白皮书》,以免刺激朝鲜,引起朝韩关系的持续紧张。
  随着朝韩关系的逐渐改善,卢武铉政府在《2004年国防白皮书》中,删除了朝鲜是“主要敌人”的表述,将朝鲜称为“直接的军事威胁”。韩国国防部公布的白皮书指出,韩国国防政策的宗旨是保护国家免遭外来威胁和入侵,支持实现南北和平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韩国之所以在白皮书中不再称朝鲜为“主要敌人”,主要是考虑到朝韩关系的特殊性,旨在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南北和解与合作。虽然韩国取消了朝鲜是“主要敌人”的表述,但在韩国的内部文件中,仍然称朝鲜为敌人,韩国军队仍需高度提防朝鲜的常规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边境地区部署军队造成的直接威胁。在《2006年国防白皮书》中,韩国又将朝鲜是“直接的军事威胁”改为“现有的军事威胁”。韩国此举显然是希望在韩朝关系解冻的情况下,避免引起朝鲜的敌对情绪。
  由于朝鲜2006年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和发射了导弹,李明博政府在《2008年国防白皮书》中,将与朝鲜的关系表述为“朝鲜的常规军事力量、核武器和导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开发和增强以及军事力量靠前部署,是对韩国安全直接且严重的威胁”。与《2006年国防白皮书》中“现有的军事威胁”表述相比,本次采用了更为强硬的措辞表述朝鲜的威胁。“天安”号事件后,韩国国家安全总体检查会议向李明博总统提交的报告中,并没有提出在国防白皮书中恢复“朝鲜是韩国的主要敌人”的表述,但随着朝韩摩擦的持续不断,韩国政府对朝鲜的敌意升级,呼吁将朝鲜描述为“主敌”的言论日渐高涨。李明博也曾表示,韩国军队在过去十年间没能确立“主敌”概念,这使我们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威胁。延坪岛炮击事件后,韩国军队主张在《2010年国防白皮书》中重新将朝鲜列为韩国的主要敌人,但迫于国际社会要求缓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呼声,韩国国防部最终没有采纳“主敌”一词,仅称之为“敌人”。
  
  韩国何以如此强硬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朝鲜曾经警告韩国,称如果韩国胆敢侵犯朝鲜领海,哪怕是0.001毫米,朝鲜革命武装力量都将毫不犹豫地进行毫不留情的军事打击。面对朝鲜的严正警告,在朝鲜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形势下,韩国为什么还要冒着引发全面战争的危险,频繁地在半岛周边海域举行军事演习,并将朝鲜称为敌人呢?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韩国认为军事威慑是制止战争的有效方式。金大中和卢武铉执政期间,面对朝鲜的军事举措,韩国总是率先做出让步,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希望其能够平稳渡过难关,放弃武力行为。但延坪岛炮击事件彻底改变了韩国人的看法,在普通民众中,怀念“阳光政策”的声音骤然降低了。许多人认为,“阳光政策”所带来的朝韩关系改善是虚假的,没能有效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韩国的克制只会继续鼓励朝鲜的冒险行动。恐惧战争不会阻止战争的爆发,只会进一步纵容对方的行动。
  第二,判断朝鲜不会发动大规模战争。在韩国看来,货币改革的失败和严重的粮食危机,以及因核试验和“天安”号事件而导致的美日韩等西方国家对朝鲜的严厉经济制裁,已使朝鲜陷入了严峻的困境,根本无力发动全面战争。而朝鲜之所以在处理国际问题上选择了一种通过分阶段制造半岛紧张局势的战争边缘战术,主要是为了恐吓国际社会,增加谈判筹码,获取更多的经济援助,与美国举行直接的双边会谈,签署朝鲜半岛和平协定,加快朝鲜问题的解决进程。韩国认为,朝鲜内心是企盼和平的,并不希望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战争。朝鲜现在最关心的是巩固政治体制,确保权力顺利交接。
  第三,安抚国内民众。延坪岛炮击事件导致韩国军民四人死亡20人受伤,军队反击迟钝遭到了韩国民众的猛烈抨击,李明博的执政能力也受到了普遍的质疑,民众的支持率迅速下滑。为了洗刷对朝软弱的形象,韩国政府做出强硬姿态,通过发布《国防白皮书》,将朝鲜列为韩国的敌人,意在告诉朝鲜和国内民众,韩国的立场是强硬的,倘若朝鲜再次对韩国进行偷袭,韩国有能力也有决心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报复,即使引发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
  第四,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天安”号事件后,美国奥巴马政府逐渐对朝鲜失去了耐心,对朝立场日趋强硬,频繁地与韩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在朝鲜扬言要在必要的时候启动基于核遏制力的朝鲜式报复性圣战的情况下,美国航空母舰齐聚西太平洋海域,对朝鲜进行军事威慑,表达了美国捍卫韩国安全的决心。美国对韩国的鼎力支持,使得韩国在对朝政策上更加放开手脚。
  
  韩国的下一步动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韩国仍将会选择强硬路线,只要朝鲜有所动作,韩国就会立刻展开反击。此前韩国国防部长金宽镇表示,今后韩国将出动战斗机、投入所有的战斗力量来应对敌方挑衅。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韩国可能会加大对朝鲜的威慑力度,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或与美国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从演习的范围来看,极有可能选择在北方界线以南的西海岸附近海域,而且美国的航空母舰可能继续参加军演。韩国还会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从美国购买先进的战斗机、无人侦察机、自动火炮等先进武器,按照既定计划设立专门负责企划和实施推进联合作战的联合军司令部,重组高层指挥体系,增加北方界线西南五个岛屿的兵力,强化西海的实际警戒态势,将西海五岛打造成军事要塞,以应对朝鲜对西海五岛进行炮击和突袭登陆。此外,韩国可能加大对朝鲜的策反力度,在边境地区恢复对朝广播,向朝鲜民众发动攻心战,要求朝鲜立即停止铀浓缩作业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延坪岛炮击事件逐渐平息之后,韩国可能会顾及国际社会缓和事态的要求,降低与朝鲜对话的门槛或者取消对话前提,先与朝鲜举行直接会谈,然后参加六方会谈,在六方会谈框架内通过外交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当然,也不排除李明博会步其前任的后尘,给予朝鲜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进而达到预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