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朝鲜半岛局势的主题词是“紧张”。“天安”号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日美韩密集军演等热点事件,导致朝韩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但在年底的11月20日韩国再次在延坪岛军演后,朝鲜保持了“不屑一顾”的克制、忍让。在外界一致认为朝鲜半岛的政治空气会如同当前寒冷的天气一样持续冰雪笼罩时,世界迎来了2011年。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朝鲜半岛似乎又突然暖风劲吹。
朝鲜很主动
每年元旦,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青年同盟机关报《青年近卫》和军报《朝鲜人民军》都会联合发表社论,向全国部署新年的主要任务。朝鲜今年在南北关系方面提出了“北南以及海外全民族齐心协力,开创自主统一新局面!”的口号,表示要尽快缓和北南间的对抗状态、消除半岛战争危险、捍卫和平、积极促进南北对话与合作事业,要让21世纪新的十年成为结束民族分裂悲剧的“希望的年代、统一与繁荣的年代”。
朝鲜提出了北南关系的“十年目标”后,又短、频、快地相继提出了改善北南关系的具体步骤,并做出了实际行动。
1月5日,朝鲜政府、政党和团体就当前朝鲜半岛和北南关系形势举行联席会议,并就促进北南对话、改善北南关系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朝鲜愿与韩国各界广泛对话,无论是当局还是民间,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论是进步势力还是保守势力,朝鲜都愿与其积极对话,特别强调“拥有实权和责任的双方当局”尽快无条件会谈。二是朝鲜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会面。三是朝鲜愿在对话、协商和接触中,讨论、解决“民族重大问题”。四是朝鲜提议双方停止相互诽谤中伤和刺激对方的行动,以营造北南关系改善的气氛。
8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发表谈话,重申早日无条件举行北南当局会谈。1月底2月初在开城重启中断的红十字会会谈、金刚山旅游会谈和开城工业园区会谈;重开板门店北南红十字会渠道,解除对开城工业园区内北南经济合作协商事务所的冻结等。
10日,朝鲜以亚太和平委员会、朝鲜红十字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北方所长的名义分别向韩国统一部、韩国红十字会总裁和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南方所长发去通知,提出了北南会谈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即于1月27日在开城举行北南工作接触、2月1日在位于韩国境内的汶山举行北南红十字会谈。1月12日起,板门店红十字联络渠道重新开启,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投入正常运营。
12日,朝方再次向韩方发去三份通知。朝鲜名胜地综合开发指导局向韩国统一部提议,于2月11日在开城举行有关重启金刚山旅游的会谈;朝鲜中央特区开发指导总局向统一部北南合作地区支援团提议,于2月9日在开城举行开城工业园区事业的工作会谈;北南经济合作协议事务所朝方所长向韩方所长再次发去通知,敦促韩方采取实际措施,保障事务所的正常运营。
朝鲜一些宗教团体也向韩国民间团体展开了对话攻势。8日,朝鲜宗教人协议会向韩方多个民间及宗教团体发去传真,提议于2月中旬在北京会晤。“实践6.15共同宣言”北方委员会向南方委员会提议在开城、金刚山或第三国举行联席会议。朝鲜社会民主党向韩国民主劳动党要求展开政党交流等。据韩国统一部统计,朝鲜近期共向韩国民间和宗教团体发去36封新年贺信、42份联合声明。
朝鲜还大力发动媒体力量,对韩国“喊话”。《劳动新闻》头版连续几天开辟专栏,刊登内阁副总理康能洙、金属工业相金泰峰、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英大、朝鲜职业总同盟中央委员长玄相柱、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吉哲赫、农业劳动者同盟委员长李明吉等的署名文章,呼吁韩当局尽快回应朝鲜的对话要求。
经济是硬道理
朝鲜主动向韩国伸出橄榄枝,与其当前国内的发展需要分不开。
从2010年起,朝鲜发展经济的热度就持续上升。今年新年伊始,朝鲜再次提出了加快轻工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口号。15日,朝鲜宣布成立国家经济开发总局,全权负责处理国家经济开发战略项目。内阁批准并发布了“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该计划确定了基础建设、农业和电力、煤炭、石油、金属以及地区开发的战略目标,并雄心勃勃地准备在十年时间里为12个战略部门吸引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
白朝鲜将1987至1993年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七年计划”、又将1994至1996年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缓冲期”之后,朝鲜再没有提出过新的国民经济发展整体计划。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此次的“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是令人鼓舞的。而金正日自新年以来,一如继往地频繁视察经济部门,提出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技术水平,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等高要求。这些举动,也从一个侧面释放出朝鲜希望其经济进入正规化、规模化发展的积极信号。
可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要发展,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国际合作。朝鲜“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的核心就是吸引外资。它还制定了“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框架,并“展示了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景”。也就是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建设的新起点,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国际制裁尚未解除的情况下,经济“缺血”又几无“造血”功能的朝鲜必须扩大吸引外资。
招商引资过程中,打通对韩关系、做大北南合作是当务之急。好在金大中、卢武铉时期打下的朝韩经济合作基础尚存,开城工业园区、金刚山、开城旅游以及朝鲜曾向韩方建议的白头山(即长白山)旅游都是现成的财源和经验。再者,比起壁垒森严的西方世界来说,北南之间毕竟有着无法割断的手足之情。 朝鲜在加紧对韩“公关”的同时,也加快了对美民间外交的节奏。除了美国前总统卡特赴朝解救被朝鲜关押的公民戈麦斯之外,朝鲜于10月中旬起不断邀请美国的朝鲜问题专家访朝,包括美韩经济研究所所长杰克·普里查德、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苏珊·谢克和新墨西哥州州长助理托尼·南宫等。
最戏剧的一幕出现在年底。朝鲜出人意料地向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合作中心所长赫克教授展示了2000台用于分离浓缩铀的离心机;之后,又在延坪岛炮声隆隆之中,向应邀访朝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开出了大礼单: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核查,同意就出售1.2万根核燃料棒并将其运往国外展开谈判,表示将对朝韩美三方建立军事委员会和热线的建议进行考虑。
1月11日,朝鲜《劳动新闻》刊登评论员文章,敦促美国与朝鲜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实现“整个朝鲜半岛”无核化。朝方强调,美国放弃敌视朝鲜政策,终止朝美之间的军事对抗状态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关键。
有评论认为,朝鲜在对韩关系上主动作为,是为了调动美国。事实上,无论南北关系发展如何,重视美国并致力于改善对美关系,始终是朝鲜外交的主攻方向。这一目标始于金日成执政的上世纪70年代初,如今虽然成为“主席遗训”,却仍还是朝鲜的政策选择。从中国、越南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来看,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解除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制裁,继而使外部制裁松动,是朝鲜经济发展取得所需资本、技术和出口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在朝鲜看来,能助自己缓和外部环境的美国必须拿下,虽然拿下它非常不容易。
韩国很矛盾
朝鲜主动进攻,积极提出各项对话建议。另一方的韩国,却在挪腾躲闪。
去年圣诞假日刚过,韩国媒体抛出消息称,韩国政府拟将2011年作为“统一元年”,舆论随之一片哗然。如果说李明博执政以来的强硬政策尚未放弃“稳定和交流合作”的话,那么着手“统一事务”就意味着韩国的对朝政策转到了以“朝鲜崩溃论”为基础。这是一种质的转变,如属实,必将对朝韩关系带来致命的伤害。好在韩国政府面对现实,还能保持理智。李明博在新年讲话中一方面延续了对朝的强硬姿态,另一方面又表示南北关系对话的大门是敞开的。不过,面对朝鲜接下来突然升级的“温情攻势”,韩国显得有点措手不及。直至9日,据韩国媒体报道,统一部长官玄仁泽等仍在“继续讨论”朝对话攻势的应对策略,似乎举棋难定。
10日,韩国统一部发言人千成海终于作出了回应,称韩国政府认为朝的对话提议缺乏诚意。次日,统一部进一步发表评论称,金刚山韩国游客被杀事件、“天安”号事件、延坪岛事件等导致了韩国国民死伤,但朝鲜却不承认对此负有责任,提出举行会谈仅是为了得到经济援助,是对韩进行“伪和平攻势”,意在分化韩国社会各界。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的谈话内容也与统一部一脉相承,要点是:重开六方会谈之前,朝韩对话应先行;而要举行朝韩对话,朝鲜必须就其“挑衅行为”显示负责任的态度,在无核化方面显示诚意;一旦举行南北对话,就必须先讨论朝核问题。
与韩国政府立场不同,不少韩国舆论和国民则认为,朝鲜这次主动示好是改善韩朝关系的契机,即便有“做秀”的成分,也不可错失良机。如若拖延不复,或者提出一些所谓的“前提”来搪塞,一则会在维护民族和解合作的道义上失分,二则容易给国际社会留下韩国政府拒绝对话的印象,三则可能激起朝鲜失落情绪甚至报复心理,反而会使事态更趋恶化。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14日发表的谈话印证了上述担心。朝方指责韩方提出的所谓“反建议”谈话“毫无诚意”,要求韩方不要答非所问,有话就拿到台面上来说。
韩国在野党党首郑东泳更在日前表示,希望亲赴平壤会晤金正日,向其转达韩国国民期盼和平的愿望,并建议南北把事故频发的西部海域建设成为类似开城工业园区的和平经济区。
目前在韩国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在野党,或是普通民众,心态都极为矛盾。想要尽快处理完“天安”号和延坪岛事件的“后事”,可是又咽不下吃的“哑巴亏”;想和朝鲜来场硬仗,提振士气,又承受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想搭乘美国的战车,又扛不住国民要求“自主国防”的呼声;既想在南北关系上掌握主导,有所作为,又不想让朝鲜牵着鼻子走;既要应对朝鲜和平攻势,又要同时解决朝核问题…·结果,落实到对朝政策上,当然是犹豫不定:是将对朝强硬政策进行到底,逼朝让步?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与朝握手言和,重开谈判?
春寒仍料峭
中长期来看,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对话与和解是大势所趋。但在当前形势下,双方关系的解冻仍存在很多的阻力。
从双边关系角度看,表面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声明、谈话好不热闹。仔细分析,朝方关注的内容是北南合作,关切经济实利。韩方关注的内容是朝鲜弃核,注重安全保障。双方立场有着极大的落差,这场在舆论高地打起的拉锯战、攻防战和心理战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从地区形势看,美日韩三边拉紧军事同盟,加大对朝施压的做法仍将继续。朝方明确表示愿回到六方会谈,而美日韩则把朝韩对话作为重开六方会谈的前提。这一段时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出访日韩,发表对朝强硬言论。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访韩,日韩防长会谈讨论朝核问题,双方签署《相互提供战斗支援协定》,商签《日韩保护情报协定》等。日本外相前原诚司近日也抵韩,推动日韩在安保领域的合作。美国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卡尔·文森”号1月11日抵达韩国釜山海军作战司令部,将参加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日本海南部举行的美日联合军演。这些举动都可能刺激朝鲜方面,令地区形势再次陷入紧张状态。
从理论上看,朝韩仍未结束战争状态。而从外交上来看,朝美、朝日关系没有实现正常化。因此,半岛的和平是脆弱的,一件小小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引发半岛不稳定,损害半岛直接当事方和有关方的利益。因此,半岛和平体制的构筑,与南北关系正常化乃至健康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
要稳定半岛局势,推动南北关系走向缓和,中国和美国的立场相当关键。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防美国。之前,美国白宫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表示,朝核问题将是中美元首会晤的“核心议题”。朝鲜对韩国表现出的友好姿态,无疑为中美讨论朝核问题创造了一定良好的氛围。韩国媒体则开始大篇幅地分析中美关系发展对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可能造成的影响。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猜测,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正如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胡主席访美前多个场合强调的那样,“维护好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首先符合朝鲜半岛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中国、美国和其他相关国家的利益。……中方呼吁各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尽快恢复六方会谈,使当前半岛问题通过一个适当的机制加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