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重返拉美欲复失地

2011-12-29 00:00:00曹延
世界知识 2011年8期


  为遏制外部力量对拉美的渗透,加强在西半球的主导权,美国需要“重返后院”,把住战略腹地。
  3月19日~23日,正当美英法等国宣布对利比亚动武、中东形势胶着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率领庞大团队高调访问拉美三国:巴西、智利和萨尔瓦多。随行人员有财政部长盖特纳、贸易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长朱棣文、环境保护詈署长杰克逊、美国贸易代表柯克等重要政府官员和大量企业家。这是奥巴马继2009年4月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加美洲峰会后的第二次拉美之行。奥巴马借此行推出对拉美“新政”,加强对“后院”主导权用意明显,但拉美国家对此反应不一。
  
  实用主义与政策宣示并重
  
  奥巴马在巴西新总统罗塞夫访美之前率先访问巴西,并选择其为访问首站,彰显了美国对巴西的重视程度。3月19日,奥巴马与罗塞夫会见后称,美巴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强调巴西是与中国、印度“同等重要的全球性合作伙伴”。除强化政治关系外,奥巴马主打“经济牌”,与巴西政府签订了《经济贸易合作协定》、石油与生物能源开发、重大体育活动合作等十项协议。21日,奥巴马在智利总统府文化中心就美国的拉美新政策发表演讲,进行政策宣示。奥巴马积极评价了拉美经济发展和民主成就,将美拉关系定位为“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此外,美国与智利政府就核能合作达成协议,并在清洁能源、教育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进行了沟通。23日,奥巴马抵达萨尔瓦多,与萨尔瓦多总统富内斯就缉毒、打击有组织犯罪及移民等安全合作问题进行了交谈。奥巴马称将与中美洲各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增进贸易、打击毒品走私并增加就业机会,承诺将为中美洲提供两亿美元援助帮助打击有组织犯罪。
  奥巴马的拉美之行显示出美国对拉美战略有所调整:
  加大了对拉美的战略投入。奥巴马不仅摆出亲和姿态访问了巴西贫民窟,在智利的演讲中还冒出西班牙语,称赞矿工救援奇迹,更是积极评价拉美的经济发展和民主成就,将美拉关系定位为“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互相尊重,共同承担责任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早在今年1月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就称,“将在拉美各地建立新的联盟”,表明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上升。
  借机扩展利益范围,培植巴西、智利等国为战略支点。近年来,巴西崛起势头明显,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巴西已经超越法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巴西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不仅积极参与了拉美地区一体化建设,还在伊朗核问题、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智利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堪称拉美“楷模”。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公布,智利去年GDP增速达5.3%,未来几年可保持较快增长。奥巴马此次绕开墨西哥、哥伦比亚等传统盟友,展现了其对巴西、智利等新兴国家的重视。
  改变以往重视安全合作的做法,将经贸、能源等务实合作摆到首位。奥巴马不仅与巴西政府签署了经贸合作协议,还表示将推动国会尽快通过美国与哥伦比亚、巴拿马之间的自贸协定。能源合作方面,奥巴马与巴西政府签署了石油、生物能源开发等合作协议,与智利达成了核能合作协议,并表示将拓展与智利地热和中美洲的水电合作。
  
  重建在拉美的领导地位
  
  美国对拉美的新政策,乃迫于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保障国内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而做出的政策调整。
  首先,美国“重返后院”意在加强西半球主导权。9.11事件以后,小布什政府忙于反恐,忽视了与拉美的关系,使得拉美地区左翼力量不断壮大,独立意识增强,美拉关系降至低谷。尽管奥巴马2009年年初上任时就提出构建“美拉平等伙伴关系”,并且适度放松对古巴的封锁,但由于美国深陷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与金融危机,无暇顾及“后院”,对拉美的承诺付之东流。拉美国家指责奥巴马实际上延续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拉美政策,对其充满失望情绪。随着美拉关系变冷,拉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2010年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里约集团首脑会议上,拉美国家一致同意成立一个将美国、加拿大排除在外的新区域组织——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美国家“抱团取暖”、“脱美”倾向日益明显,与昔日依附美国的“后院”形象大不相同。英国《经济学家》有评论称,“拉美正在崛起,不再是任何人的后院”。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纷纷加大了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其中,中国对拉美地区原材料需求强劲,成为拉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巴西最大投资方和贸易伙伴,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日趋明显。为遏制外部力量对拉美的渗透,加强在西半球的主导权,美国需要“重返后院”,把住战略腹地。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9日载文称,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奥巴马出访拉美,目的是重建美国在西半球的领导地位。
  其次,经济振兴和能源安全问题促使美国调整拉美政策。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调整,拉美国家应对经济危机表现抢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2010年拉美经济增速在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4.8%)。拉美对外部投资需求强劲,其中巴西将分别在2014和2016年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基础建设投资潜力巨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10年9月的一篇文章称未来的十年将是“拉美十年”。而当前美国经济尚未走出困局,奥巴马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亟需外部动力,拉美成为美国最看好的出口和投资市场之一。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表示,拉美地区“在美国经济复苏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访问之前,奥巴马在《今日美国报》上发表文章《拉美之行重在创造就业机会》,称拉美经济增长强劲,对商品和服务需求增加,美国应加强与拉美的经贸联系。
  此外,美国欲巩固拉美作为能源供应地的战略地位。拉美地区天赋异禀,蕴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巴西发现储量可观的深海石油资源,预计2019年将成为世界上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而当前中东和北非局势动荡,石油供应前景不明,直接威胁美国的石油安全,美国急需扩大战略能源来源以保障能源安全。奥巴马在访问巴西时明确表示,美国有意参与巴西的深海石油开采,增加从巴西的石油进口,建立长期和稳定的供油合作。同时,美国将加强与拉美在新能源上的合作。作为新能源乙醇燃料的生产大国,巴西拥有先进技术,美国将加强与其在乙醇燃料方面的贸易和技术合作。此外,美国还将拓展与智利的核能和地热合作。
  
  拉美是否会“投桃报李”
  
  对奥巴马的此次访问,拉美国家褒贬不一。智利政界对奥巴马在智利的演讲普遍表示满意,有议员表示,这个演讲是奥巴马对全拉美的一个表态,表明美国重视智利在拉美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萨尔瓦多主流媒体《新闻画报》认为,奥巴马的来访意味着美国政府认可萨尔瓦多左翼执政党执政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并视萨尔瓦多为美国在中美洲缉毒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上的“强有力合作伙伴”,客观上提升了萨尔瓦多在中美洲乃至拉美的影响力。
  但也有拉美媒体认为,奥巴马的“作秀”意味较浓,演讲充斥溢美之词,然而实际达成的协议却十分有限。巴西《环球报》认为,美巴在联合国改革、贸易争端、伊核等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奥巴马“没有像支持印度那样支持巴西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智利前外长因苏尔萨认为奥巴马在智利的演讲内容比较宽泛,需要具体的措施去填充。另外,奥巴马并未就美国对古巴经济封锁等重要问题表明态度。
  访问期间,拉美多国出现反美示威游行。巴西有数千名群众示威游行,指责奥巴马此行意在“偷取石油资源”。智利首都也出现示威游行,要求美国为支持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道歉。鉴于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智利上千名民众上街游行,抗议美国与智利签署核能合作协议。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均爆发了目的、程度不同的反美游行。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奥巴马主动示好,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巴西、智利等一部分拉美国家将适度“予以回报”。然而,目前美国的关注点仍在亚洲和中东,对该地区关注和投入较少,西亚北非局势牵扯了美国政府的精力,加上可能会受到来自国会共和党保守势力的阻挠,美国在拉美的形象重塑将困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