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中的独生子,现在公立名校就读。父亲是公司高层领导,母亲是公司管理人员,父母都是高学历、高能力人才,物质生活条件富裕。但父母对他的成绩和行为要求十分严格,平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与父母沟通很少。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父母发现小明有小偷小摸现象,刚开始是偷同学的本子、笔之类学习用具,后来渐渐开始是偷商店的商品,最后发展成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偷一点小东西(均为不值钱的小物品),家长、老师多次教育均无效果。虽然家长对他的物质要求都能满足,但仍然不能阻止他的偷窃行为。通过沟通,孩子承认自己的行为不对,也很难过。孩子说他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就是忍不住。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不断强化的负面暗示,是造成小明成为“惯偷”的主要原因。当孩子第一次出现失误行为时,老师和家长所进行的批评教育都是在不停地进行负面暗示,例如说:“你为什么偷东西?你知不知道偷东西是坏孩子的行为?你这样偷东西大人知道了多么生气?……”不断强化“偷东西”这一负面暗示,使得失误行为逐渐变成错误行为(失误是偶发的,错误是惯性)。在这一场错误的恶性循环里,家长和老师均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即负面暗示强化者。尤其是当孩子第一次拿了同学的作业本时,老师和家长的处理方式就是一次强烈的负面暗示。出现了很多负面评价和描述,例如“偷东西”、“不自爱”等等,而家长回家后,一边打孩子,一边说“叫你以后再偷、叫你以后再偷”更加强化了这一负面暗示,使得孩子的心里有了“偷东西”这一个意想。于是开始了一个“偷(失去自控动机)——骂(强化负面暗示)——偷(失去自控动机)……”的恶性循环。
其实,当孩子第一次出现失误行为时,成年人若能够适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意淡化负面行为)的话,事情就不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中去。“睁一只眼”代表你发现了孩子的失误事件,通过平和而客观的心态去了解实情,然后和孩子一起正确面对这次失误,再以冷静的心态去忘记这件事。那么,这就只是一次失误而已。“闭一只眼”代表不要太重视孩子的一次“偶犯”。“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本来就是典型的负面暗示,小时候的一次“偶犯”,被人知道了,开始不停出现的负面评价就是在给负面暗示,甚至不停地去强化,长大就真的“偷金”了。
当孩子出现“偶犯”时,不要将其定性为错误行为,从小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
首先,不要说孩子“为什么偷东西?”而是问“你为什么没有跟同学商量好就拿了他的作业本呢?”前者是强调“偷东西”,后者则是强调“拿别人东西要跟别人商量好”。
其次,不要反复强调“偷”这个概念,妈妈一边打一边骂就是在反复强调,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仔细想想别人不经过自己同意就拿自己的东西时的感受,让他学会“将心比心”。
最后,“就事论事”,学会忘记,不要反复找机会教育提醒孩子注意。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向上的自我成长动机和内驱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去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这种自我成长动机和内驱力,而不是去打击他们。孩子是夸不坏的!当你真的觉得不知该怎么夸奖孩子时,就表扬他“越来越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