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他叫小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前次抢劫犯罪被判缓刑后,其父母的监管和帮教可谓尽心尽力。一个花季少年,何以在因抢劫被判缓刑三个多月后再度实施抢劫?
事发前的一天晚上,小韬因琐事和父亲发生争执,在父母熟睡后,他悄然离家,借住在邵姓朋友家中。事发当天,小韬、小邵和小马(均未成年)外出游玩,因囊中羞涩,小马便提议至一所中学附近去“搞钱”。当晚,三人在那所学校附近,盯上了一个矮小的学生模样的少年,他们假称“你得罪人了,有人花钱让我们教训你”,逼迫那少年到一僻静处,随后持棍对其进行殴打,最终劫得人民币45元及总计价值1128元的三星手机及金星MP5各一部。之后,小韬及小邵将赃物以人民币132元的价格销赃。
小韬最终因再次犯抢劫罪而被撤销缓刑,连同前次犯罪被判处的刑期和财产刑,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五百元。
成长历程:在该案的法庭教育阶段,小韬的父亲哽咽着读完了给儿子的一封长信。在此过程中,头发在数月间花白的小韬的母亲,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却仍然几度泣不成声。而对这一切,小韬依然是一脸的漠然!
在对小韬进行的审前社会调查过程中,找到以下几组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一是小韬头脑简单,做事不加思考,常常是别人叫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但小韬的智力并不低下,在学校就读时成绩属于中等偏下。二是小韬的父亲非常能干,对儿子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视,把儿子的任何事都安排得非常妥帖,小韬完全遵从父亲的意愿和安排。三是小韬与父母缺乏沟通,小韬的父亲还从不允许儿子结交朋友。四是小韬在读书时因经常携带较多的零花钱而数次遭不良少年勒索,当时小韬怕告诉家长和老师后会招来报复,所以选择了顺从,而小韬的父亲在知道该情况后也未向有关部门或学校反映。
结合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再通过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韬做事不加思考与家长全方位的包办代替不无关系。小韬的父亲非常能干,为孩子设计人生,为孩子决定一切,他没有倾听孩子的想法,没有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家长决定绝对遵从的惯性思维影响下,孩子产生了一种精神依附,他缺乏自主性,习惯于受人支配,被人管理,也就形成了他人所说的“大脑简单”。在学校期间,小韬的一个同学因与家长闹矛盾而让小韬陪他一起离家出走,小韬未与任何人打招呼,便和那同学同时失踪数天,直至钱用完后向其他同学借钱而被发现。本案中,小韬就是“什么也没想”,毫无顾忌地再次实施了抢劫犯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孩子必须借助于与父母亲的良好沟通得到成长。不幸的是,小韬的父母对这一点有所忽略,他们长期疏忽与儿子的良好沟通,认为已经为儿子做了最好的规划,儿子只需遵照执行即可。小学毕业后,小韬几乎整天在家上网聊天打游戏,平时也不和父母说什么话,甚至连吃饭都是拿了饭碗去电脑桌前吃。此时的小韬父母,已经很难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了,当然也就失去了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矫正的机会。
与父母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而和同龄人在一起却能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小韬渴望友情的填补,可是在现实中这也得不到满足,因为父亲担心他结交到坏朋友而禁止他结交朋友,这种干涉也造成了小韬择友能力的低下。后来小韬就通过网络结识朋友,而一旦认识就很投入,以致于和其中的一些人共同抢劫。
据小韬说,他上学时经常带二三十元的零花钱,即便是在数次遭不良少年勒索后依然如此。一些家长在知道孩子被勒索后,有的会责怪自己的孩子太软弱,有的也怕孩子招惹更大的麻烦,因此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小韬的父亲便是宁可接送儿子也未向学校反映此事。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恰恰是助长了那些不良少年的气焰,使他们频频得手。
专家建议: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韬犯罪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其家庭教育也是存在瑕疵的。家长朋友可以此为鉴,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吸取小韬父母的教训,改善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首先,处理好“指导”和“放手”的关系。对孩子过分呵护,其实质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承担困难和挫折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和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给予孩子空间,尊重孩子感受,让孩子有充足的机会学习独立和自我管理,同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这将有助于孩子自主性和责任心的培养。
其次,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应当提高自身素养,为孩子做好榜样。耐心倾听孩子的心灵话语,切实了解孩子的成长烦恼和心灵需求。还要注意培养与孩子共同的兴趣爱好,以便拥有共同语言,使交流顺畅有效,把孩子当作朋友,尊重和信任孩子,给予孩子为所犯错误辩解和指出家长所犯错误的机会,在决定孩子的有关事项时,征求并考虑孩子的意见。
再次,指导孩子正确择友。孩子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如果其交友要求受到家长限制,不但对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障碍。但交友又非小事,不同的朋友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志向远大、正直、诚实的品德及情趣高尚作为交友的首要考虑,而不应以金钱、物质、吃喝作为交友的基础。要引导孩子有原则地、谨慎地结交朋友,要结交好朋友,不结交坏朋友。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并视具体情况,注重方式方法,作出正确处理。
最后,帮助孩子加强自我保护。随身携带奢侈物品及较多财物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不良少年勒索财物的对象。鉴于目前校园周边类似案件还屡有发生的情况,家长要教育孩子财不外露,也不要纵容孩子购置奢侈物品。另外,可以提醒孩子在放学、外出时结伴而行,平时熟记上学途中的报警点位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求助。家长平时还可以和孩子探讨遇到类似情况的处理方法,教育孩子既不能软弱又要适时保护自身安全。如果孩子遭遇勒索,应及时向学校或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某区域的整治力度,给他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