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保送生家长的另类家教法

2011-12-29 00:00:00钱钰
中华家教 2011年6期


  6岁开始学书法,获奖无数;两年考出萨克斯十级水平;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银牌佳绩;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这就是格致中学学生赵之玺的一系列荣誉。近来,学校特地为他举办了一场个人书法展,父母到场为儿子捧场。作为儿子眼中的“慈父慈母”,那么他们是如何培养出清华保送生的呢?
  
  学书法:一旦选择必须坚持
  
  赵之玺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习书法,刚开始写的时候,纯粹是“瞎涂”,不过,小家伙也乐在其中。
  有一次,赵爸爸拿出儿子“鬼画符”似的“作品”,与老师的字摆在一块,一对比,小家伙差点哭出来,“怎么我写得这么难看啊!”儿子大受刺激,此后自己就开始发奋图强,认真练字。
  赵爸爸认为,要让孩子学一样东西,或者培养一种兴趣,有时候家长也要“耍点手段”。有一次他带着儿子逛街,想培养孩子的运动细胞,可小家伙对篮球、乒乓球统统不感兴趣,却执意要买电脑,但儿子当时还不太认字,他就灵机一动,“要玩电脑,可得先学认字!”于是,赵爸爸立马给儿子买了一盘汉语拼音学习光碟,不出一个月,小家伙一边看光碟,一边在家就把拼音自学了。
  “给孩子一点学习的动力,家长也要多动脑筋。”赵爸爸说,除此之外,还要有坚持的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为儿子“升级”游戏装备
  
  除了传统的中式家教方法外,赵爸爸也曾尝试过一些另类的方法。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受一位名人在喧闹的街边看书训练抗干扰力的启发,决定也测试下儿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于是,乘儿子在聚精会神学习的时候,赵爸爸悄悄端了一台电脑,坐在儿子身边,玩起了游戏,还故意把游戏声音调到最大。
  “我这么做的目的,是想看看,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下,他是否能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学习。”赵爸爸解释说。那么实验效果如何?赵爸爸说,儿子也时不时地转过头来,偷瞄两眼电脑,有时忍不住还要“鄙视”老爸:“你怎么这么笨,连这关都打不过去?犯这种低级错误!”
  曾经有段时间,赵之玺也迷恋网游,泡在网上买装备、忙“升级”、打通关。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老爸,看在眼里,决定略施小计,他偷偷将网游的后台数据做了修改,儿子回来一看,大吃一惊:怎么突然间自己的网游装备变得如此厉害?
  一开始,他还对老爸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网上这种游戏作弊器、修改器很多的,老爸的绝招也不过如此。别看有人网游玩得很厉害,其实都是外挂作弊出来的,不是凭真实力,没意思!”从此以后,他就对网游失去了兴趣。
  
  “你能说服我,我就听你的”
  
  在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上,赵之玺父母选择了讲民主。“我常常说一句话:你能说服我,我就听你的;要是我能说服你,你就得听我的,因为毕竟我的人生历练要比你多。”赵爸爸说。比如这次保送清华选择专业,儿子执意要选择电子工程专业,走老爸这条路,但父母不大愿意他报这个专业。
  在报志愿的前一天晚上,赵之玺找爸爸很认真地谈了一个多小时,罗列了一大堆理由。一番分析后,赵爸爸只问了儿子一个问题:“你能吃这个苦吗?”儿子坚定地回答:“可以!”于是父子俩达成共识,父亲做出妥协,尊重了儿子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