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若不达 “配”亦无韵

2011-12-29 00:00:00操时尧
人民音乐 2011年4期


  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从九万多首征集歌曲中脱颖而出,歌词简洁,朗朗上口。该歌曲巧妙地选用了“地球村”、“一家人”、“北京”和“梦想”等重要词汇,生动地演绎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刘欢和莎拉•布莱曼的深情演唱,歌声悠扬,传遍全球。这首精巧别致、充满温暖的抒情歌曲出人意料,与历届奥运歌曲风格迥异,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奥运主题曲。
  然而,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我和你”等关键词,发现大众对该歌曲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非常成功,弦律优美,风格独特,赋有中国元素;而也有不少相反的声音,认为歌曲太“温柔”,不适合如此宏大的场合,缺乏激昂的元素,不能激发运动员“积极拼搏,永不服输”的斗志。出于好奇,笔者再通过中国中文期刊网搜索关键词“我和你”,发现对其进行学术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对其英文词译配进行评述的文献为零,这说明该歌曲所产生的影响力还不够大。结合歌词翻译的特点和原则,本文旨在分析《我和你》英文译词的语法问题。
  
  一、歌词的“译”与“配”
  
  李程认为:“歌词翻译属于文学翻译,要遵循文学翻译的有关规律,与歌词最接近的文学体裁要算诗歌了”①。好诗有美的声韵,译诗要保持原诗的声韵之美,很不容易。歌曲像诗歌一样,运用语言和弦律的魅力共同传达创作者的意图。而歌曲的翻译只是针对歌词而言,歌词能译,曲则不能译,因为曲并没有改变。而歌词的翻译又与其他文体的翻译不同,译文歌词不仅要忠实和达意,还要与曲子相搭配,这也体现了歌词的音乐性。因此,歌词的翻译分为“译”和“配”两个方面,“译”是指将原语歌词翻译为译入语的过程,而“配”则是指让译入语歌词与曲子相吻合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双语歌曲的“译配”应结合起来考虑,既要考虑两种语言间的歌词对应关系,还要关注双语歌词与曲子的配合,译配工作难度会更大。
  从术语学角度看,歌曲译配是音乐学与翻译学交叉的学科。一首脍炙人口的双语歌曲一定会是出自两个学科的双料人才之手,绝非两个人才的“配合”。有的时候,翻译的歌词非常优美,也适合于传唱,但音节、重音和节奏无法与曲子相配;相反,有的译入语歌词虽能和曲子相配,但与原文意义相差甚远,或者存在语言错误,都不是好的“译配”。因此,歌曲译配是项特殊工作,难度极大,既要译得准确达意,保持韵律,又要上口自然,符合原曲的旋律和节奏。
  我国清朝末年著名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过“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文体的翻译。“信”是指忠实可信,即译文的信息含量必须与原文等值的最高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不论是理解和表达,对原文的信息量“不增、不减、不改”,在译文中力求做到意义等值,形式对应,包括原作字里行间流溢出来的“文化伴随意义”。“达”是指译文本身应语句顺畅易解,表情达意,与原文对应。“雅”就是典雅,特指译文的体裁、结构和修辞特点构成的整体效应与原著相一致。“信达雅”本身就是一个要求很高的翻译标准,如果把它应用于歌词翻译,译后再“配曲”,配得上的可能性能有多大?
  由此可见,歌词翻译应处理好“译”和“配”的正确关系。一般来说,译入语歌词应具有以下特点:1.可读性。译者应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原文的意思译成译入语,保证译文通畅流利,无错误。2.可唱性。译者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常识,充分考虑到音节数、音步、韵律与节奏的因素,使译文与原曲相配而又不破坏其原音型。3.可欣赏性。译者应有一定音乐欣赏能力,知道如何使译入语受众分享其美,达到歌词翻译的最终目的。前两点是歌词译配的基本要求,第三点是较高要求。
  
  二、 《我和你》的英文词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歌《我和你》是一首汉英双语歌曲,汉语歌词虽简短,但要做到英文译配的完全对应实在不易。下面将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语言层面对英文词部分的“可读性”作一些分析,探索对其完善的可行性。
  (一)词法失误
  词法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英语中的词法失误是指文本中的某些词汇的构成、变化或搭配违反了语言的基本规则。《我和你》的英文词共6行,只用了33个单词,非常简洁。全文如下(从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下载http?押//www.beijing2008.cn):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Travel dream
  A thousand miles Meeting in Beijing
  Come together
  Put your hand in mine
  You and Me From one world We are family
  从词法角度看,歌词第二行“travel dream”中的“travel”用词不妥。一则因为它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不可接宾语;二则因为“travel”和“dream”之间不能构成语义上的动宾搭配。我们认为,“travel”的选择是一个明显的词法失误。
  其次,歌词的第一行和第六行中均有“We are family”的句子,该句中的family的用法也值得商榷。按照传统语法,“family”是一个集体名词,但表达上述语境的“一家人”的语义时,它就成了个体名词,限定词“a”或“one”不可少。“We are from one family”才能表达“我们是一家人”的完整含义,在现代语法中,“We are one family”在口语环境中也可以接受。因此,“We are family”的表达不妥是由family的用词失误所致。
  另外,从文化角度看,西方人对family的理解是“亲情”和“血缘关系”的涵义,汉语中的“四海一家”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译性,译成“The globe is a family”难以被西方接受。正如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的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的最初翻译是直译的“New Bei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