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里读到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我们都觉得那个宋国农夫无知而可笑。今年暑假我却见到了真实的拔苗助长,给了我更深的启迪。
放假了。我到著名的里下河鱼米之乡去看望爷爷奶奶。清晨,在田头散步,我看到水田里绿油油的稻苗茁壮成长,连成一片,就像一条巨大的绿色地毯,一眼望不到边。空气里散发出特别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这时,我看到几个阿姨挽着袖子,把秧苗拔起来又栽下去。不禁惊奇地叫起来:“这不是拔苗助长吗?秧苗会死的。”听了我的话,爷爷哈哈大笑起来,说:“不错,她们是在拔苗,也真是在助长。你仔细看看,阿姨拔的什么苗呢?”我茫然地摇摇头。
接着,爷爷脱去鞋袜,卷起裤腿,下到田里,指着靠在一起的几株秧苗说:“这几株长在一起,太密了,而不远处有一块空隙,把这两株拔起来,栽到空的地方,合理利用光照,才有利于它们生长。”爷爷左顺右盼,又找到一株拢在一起的矮小秧苗,把它拔起来对我说:“这株插得太深了,根系不发达,形成二节生根,影响分蘖,把它拔起来重插,就会跟别的秧苗一样生长旺盛。”爷爷这些话我可一点电不懂。
过了几天,我再去行拔了重捅的秧苗,不仅没死,还真的和周围的伙伴们一样长势旺盛,经过了这件事,我才明白,拔苗助长的典故告诉我们不能想当然,要按科学规律办事。爷爷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按科学规律办事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书木死搬硬套。
喝彩:
只有事实才能说明真理,小作者通过真正的实践证明了“拔苗真能助长”的事实。文章自然流畅,情景、事件交代得清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