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问,我来答
杨老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有过内心特别矛盾的时刻呢?想不想把这一刻用笔墨记录下来呢?
谷晓轩:当然想了,可是我现在就很矛盾,因为我——不——会——写!
杨老师:呵呵,不用怕。我给你开一贴药,内服外用,保管把“怕病”治好。
谷晓轩:怎么叫内服?
杨老师:就是直接叙述你内心的想法。既想这么办,又想那么办;刚想这么做,又想那么做。比如开饭前而对大螃蟹,“真想抓起来就大嚼一通啊”,可是“一想到妈妈不许提前动筷的禁令,我又强令控制着食欲。”
谷晓轩:明白啦。那外用呢?
杨老师:你内心产生了什么想法,一定会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内心出现矛盾,你的行为就会变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啊,
谷晓轩:可是,肯定不如直接写内心斗争那么简单了吧?
杨老师:对呀。你通过举手投足展示内心的忐忑、徘徊、冲突。比如你的脚,会抬起又放下;你的手,会伸出又缩回;你的眼睛,会溜来又溜去……咦,你的目光怎么突然变得坚定起来了?
谷晓轩:因为我已经明白怎么写啦!开工——
你来读,我来夸
给,还是不给?
我止兴冲冲地奔向超市,路上忽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抱着一个小孩在乞讨,路人却漠然地走开。好可怜!我身上正好有妈妈给的10元钱。我慢下了脚步,犹疑了半刻,想:到底是给他钱,还是不给他饯呢?
此刻,我的心中蹦出了一个魔鬼和天使。魔鬼说:“你为什么给他钱呀,他自己不工作只想不劳而获,你就不要去管他,给不给都一样。再说啦,这钱可是用米买你心仪已久的魔方的,要是给了他,玩具就买不成喽。”
天使却说:“主人呀,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如果你给他钱,就会让他带着希望生存下去。对待需要帮助的人,要献出爱心呀!”
“他是真的陷入困境了吗?还是传说中的乞丐村出来的,靠骗取人们的同情心来发家致富呢?”魔鬼反问。
天使说:“主人,他肯定是山穷水尽了,不然谁会放下尊严来乞讨呢?”
对玩具的喜爱胜过了对乞丐的怜悯。我扭过头,装做没看见乞丐,快步地去超市,买了我早就看好的新款夜光魔方。
可不知为什么,回家时我换了条道路,绕过了乞丐父子。路上,玩具拿在手上,我却觉的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好玩。“求求您,给点钱吧,我快活不下去了。为了给这个残疾的三岁孩子治病,我花光了全部家产。”乞丐的话突然响在了我的耳边。眼前又出现了那可怜小男孩的样子,穿的衣服破破烂烂,那个男孩才三岁呀!那本是被人宠着,被人疼着的年龄呀。可眼前这个孩子和我们小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呀!我有点后悔当时的草率决定了。我胡乱地向空中挥挥手,却挥不走内心的不安。
回家后,我茫然地站在自己华丽温暖的房间当中,想到那个乞丐只能呆在街边,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我恨自己以及为什么要听说太多成人世界的欺骗故事呢?为什么要那样无情的走掉呢?
我找到妈妈,却I嘴唇哆嗦着说不太清楚。但妈妈只听了两句就什么都明白了,她想了想,挺费劲地说:“这个……你现在还小,世界是复杂的,这个……真善美似丑恶嘛,准能分辨得那么清呢?不过呢……也许……我们是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助穷苦人……但是嘛,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听着妈妈语无伦次的话,我知道,她也陷入了矛盾当中。
杨老师点评:雾中看花,水中望水,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路边乞丐,期待救助,你能搞清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伸手想救,回头思忖,会不会把爱心付之东流?手中玩具,地上孩子,可能掂清孰轻孰重?唉,我们先将这些恼人的问号抛在一边吧。晓轩成功地惹起了咱们心中的纠结,起码证明她对矛盾心理的把握是到位的,
我出题,请你做
假期应该玩乐还是补习?年夜饭先吃螃蟹还是鸡大腿?去陪奶奶过年还是去海南岛旅游?生活中充满了矛盾,面对矛盾你的内心一定不会宁静,而沸腾的内心一定会表现在你的肢体语言中,请选择你内心的一次纠结,细致地记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