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的教训

2011-12-29 00:00:00孔令洋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1期


  今天的作文课上,郑老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虽然题目不难,可是我们全班却没有一个同学做对,连我这个高材生也马失前蹄。这个惨痛的教训,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上课开始,郑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重大消息,他手里有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题的“天才试题”,准备用它来检验一下谁是真正的天才。“天才考试?”同学们瞪大眼睛,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等大家安静下来后,郑老师又说,这份试题特别神,世界上很多名人都做过,并且获得了满分。我有些怀疑:从上一年级开始我参加了无数次考试,但是,一张试卷就能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天才?这太离谱了,不可信,绝对不可信。
  郑老师把装有试卷的信封发了下来,并且告诉我们,这份试题一共二十道题,但考试时间只有五分钟。为了公平,要求我们听到命令才能开始打开,这更增加了这张试卷的神秘。“开始!”郑老师话还没掉地,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打开信封,取出试卷。第一个题是让我们认真把试题读完,我耍了个小聪明:“不读了,读FVsOEMWCJE0tw25ilMKI02pqJP2Bn1X2BMwfe5R4jSQ=题太浪费时间了。再说,读不读也没有人知道啊!”我手忙脚乱地开始做下面的题目。让我惊奇的是,天才试题的题目竟然一点都不难,不是写自己的同学名字,就是写几种植物,蔬菜、水果什么的。我想:什么天才试题,不是骗人吗?此时的教室里特别安静,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虽然不难,可是题量太大,我有些紧张,手心出了许多冷汗。我才做完一半,时间就到了。可是,我把所有题目看了一遍后肠子都悔青了。原来,最后一题竟然是“请你在读完所有题目之后只做第二题”!第二题不就是写上自己的名字吗?别说五分钟,一分钟足够了!
  我明白了,这份试题考的不是我们的智力,而是我们做事的态度。这个惨痛的教训,我会永远铭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