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童

2011-12-29 00:00:00杨海波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1年1期


  打个长长的哈欠,睁开蒙胧的双眼,清晨的阳光早已透过窗帘,催促你赶快起床洗漱,然后上学。
  “妈,我衣服呢?”
  “起床了宝贝,昨天的衣服有点脏,妈妈已经洗了,今天穿这件。”
  “我不爱穿这个,不好看!”
  “听话,乖宝贝,天气冷了,这个穿着才暖和,你要觉得不好看,今天先穿一天,妈妈明天就带你买一件更漂亮的!”
  这样的场景,许多同学都不会陌生,徜徉在父母浓浓的爱意中,或许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而对于吉林省孤儿学校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情景或在记忆中已遥不可及,或根本就不曾出现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吉林省孤儿学校,编辑看见了这些孩子。他们自立、内向、友爱、懂事、感恩的诸多特质给编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荡涤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时近年底,东北的天气开始转冷,天空也略显阴沉。不远的操场上,三五成群的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追逐打闹,孩子活泼的天性写在他们的脸上。如果不是站在孤儿学校的操场,丝毫不会感觉到,曾经的他们过早地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体味到了生活的无奈……
  当编辑一行和学校的老师们在旁边走过时,不时有孩子停下来,看过来的眼神中有不安、疑惑。从这些眼神里,编辑读到了他们好奇又胆怯的内心。这些孩子每天吃穿住行都在学校,对外面的世界接触较少,对外面世界的人很自然的会感到陌生,特殊的身世让他们缺乏安全感。他们的安全感多半来自学校和老师。
  通过随行老师的介绍与交流,编辑交到了两位朋友:一个说话就会先露出甜美的笑容,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女孩——李姗威。还有一个梳着齐耳短发,总是羞涩微笑的女孩——郇梦露。“你们是好朋友吧?”编辑率先打开话题,李姗威与郇梦露相互对视一笑,转而彼此羞涩地点了点头,“呵呵,还这么害羞啊?”编辑不由得被逗笑了。“叔叔今天来这里,一是给你们送我们的《作文与考试》杂志,还有就是看看你们。”编辑拿出一本杂志递过去,李姗威看了看杂志,然后抬头看着随行的老师,眼里满是征询,而郇梦露则站在李姗威的身后,低头偷眼看着杂志,并不时地瞥着编辑。虽然只是匆匆地一瞥,却仍让编辑捕捉到了那丝丝地疑虑。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李姗威伸手接过杂志,与郇梦露翻看起来。
  临近中午,编辑与随行老师一起走进学校食堂,不仅为了填饱肚子,更想体会一下孩子们的午餐时光。饭堂很大,同学们井然有序,排队等待打饭。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集体生活,比起同龄的孩子,他们更成熟,也更自立,沉稳中似乎少了几分不羁的天性,
  离编辑不远的地方放着一只汤桶,一位高年级同学正在为两位低年级的同学盛汤,而且还在不停地嘱咐:“慢点,别弄洒了,这汤挺热呢!”老师告诉编辑,多年来,一些大孩子已经养成了照顾低幼同学的习惯,只要是看得见的帮助,彼此间都会去做的。编辑转身问李姗威:“以前你也为同学打过饭吗?”“嗯,但是不多,因为我那时候也小,更多的是大哥哥大姐姐照顾我,但是以前我们是自己刷碗的,我刷碗可干净呢!”李姗威再次露出那甜甜的笑容,一脸骄傲地说。“是吗,这么厉害啊?”编辑说着,轻轻拉过李姗威的手问:“你的衣服这么干净,是谁给你洗的啊?”“当然是我自己啦,我们每天晚上六点半到八点是自由活动时间,写完了作业,如果有脏衣服就要洗的,不只是衣服,床单也是自己洗呢!别看我小,我什么都能做!”李姗威的眼神坚定,一脸傲气。望着眼前这个小小的她,竟让编辑一时语塞,眼前忽然一片蒙胧……是啊,孩子,你当然什么都能做,生活的悲伤我们无法去改变,但未来的路是踩在我们脚下的,拥有着如此坚毅性格的你,前方纵有任何阻碍,相信都会一跃而过的!
  下午,在离开孤儿学校的路途中,不知为什么走得很累,眼前满是同学们看过来的疑虑、好奇的而孔。抬头仰望,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折现出一道道绚丽的色彩,这色彩就如同孤儿学校的孩子们一般。虽然命运剥夺了他们的父母之爱,但他们却获得了更广博的温暖与关爱,他们更懂得感恩,更坚强,这,也是另一种生活赋予他们的宝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