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探讨

2011-12-29 00:00:00张红琴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摘要:会计核算体系是一个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系统。文章就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流程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已成为一支具有极其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一、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对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的标准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该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规定,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认定: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职工人数”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会计科目”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职工人数800人以下。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二、中小企业的现状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类注册的中小企业有970万户,另有4+HUxedaHrqkBR8D8g7NXQ==个体工商户2917万户。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数99%以上。广大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国GDP60%以上、城镇就业人口80%以上、缴纳税收50%以上均由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这些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说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现状
  (一)会计机构设置不完善
  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会计人员学历、职称普遍不高,大多是大专以下学历,初级职称,会计人员主要来源于亲戚、朋友,出纳工作更是极少由外人承担。虽然有的企业愿意雇佣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如果是人才市场招聘的,则更换较为频繁。中小企业的会计受聘于企业主,只能看老板的眼色行事,谈不上坚持原则,也谈不上职业道德,受不到继续教育,知识得不到更新。因此,由于其发展前景和工作环境等因素,中小企业对于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
  第一,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在中小企业中,许多企业为了简化程序或是别的原因造成不规范或是不依法建账,导致在会计核算中存在较多的违规操作,如以设置两套账或多套账,虚增成本,收入不入账等方式逃避税收。
  第二,以虚假原始凭证入账。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中小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
  第三,成本计算对象不规范。从企业看,为使将来生产销售产品的耗费能够计量,从而与其收入相配比,必须正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这对任何一个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都是必要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为了解决计算什么成本,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但有些中小企业对这个问题看得并不重要,它们在成本核算中,不管生产产品的品种和规格有多少,统统地按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来核算成本,结果必然是不管各产品所耗工费料费的差别有多大,计算出的单位产品成本却都相同,但由于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不一样,因此计算出的损益就不真实。
  第四,财务报告编制率低。除了所有企业全部编制资产负债表外,编制其他报表者较少,很多企业也只是在年度末编制报表,很少根据月度或是季度编制报表。编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纳税和内部管理。有时根据领导与有关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凑数据,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决策作用较小,会计核算不精确。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狭隘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一般是指会计凭证的整理、填制、账簿的登记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程序。这个会计核算流程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以工作内容为中心的工作流程,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根据需要沟通顾客,尤其在当前竞争压力加剧时,较差的服务效果明显影响企业盈利机会、削弱经营能力,不仅没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雪上加霜。在这样的会计核算流程中,财务会计人员专职专守,职务单一,不利于发挥会计参与决策及培养综合型企业管理人才的作用,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
  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的思路
  (一)设置完善的会计机构
  第一,在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单独设置会计机构。企业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来决定。一般应当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对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一般经济业务也比较多,这时应当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进行会计核算。对于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将会计业务并入其他职能部门或者委托代理记账。二是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在决定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时,不能仅考虑企业规模的大小,有些单位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其经济业务复杂多样,财务收支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也要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第二,对于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对于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中小企业,可以将会计业务并入其他相关的职能部门,在相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无论企业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都必须配备一名会计主管人员。这样规定的目的是强化责任制度,防止出现会计工作无人负责的局面。
  第三,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二)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中小企业不建账或建账不规范,有些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些是自身能力受限,对如何建账不懂、不会。对于思想认识有误的企业,应做好思想疏导,宣传落实建账建制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好处。对于自身能力有限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培训,让企业会建、管理人员会帮;另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建立税企建账辅导机制,分片、分户明确建账辅导员,明确建账辅导联络方式。
  第二,针对以虚假发票原始凭证入账的问题,应从源头抓起。首先,税务部门要对商家领用的会计票据进行严格登记核销,并加强跟踪管理,对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招揽生意,置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于不顾,贸然开具会计虚假发票,要坚决打击,依法予以罚款、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其次,税务机关要加强对窗口发票的有效控制,税务人员要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凡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提供发生购销业务、接受劳务或其他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再次,财政部门要发挥票管中心的作用,加强对各单位领用票据的使用、登记、核销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发票领用单位也要配备专人管理,制定票据领用和使用的会计内控制度。
  第三,规范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企业不论大小,生产的产品不同,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就不同,在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既要适应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特点,又要满足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于同时生产几种产品而且每种产品又分多种规格时,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然后来用系数法核算品种内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对于生产主要产品又兼生产少量副产品的企业,应以主要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同时把其他副产品统归为一类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再用适当的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副产品数量较多,也可以每种副产品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对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应以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计算产品成本。
  第四,中小企业采用的财务报告模式可以有别于大企业。对小企业要求提供较为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中型企业提供与大企业一样的资产负债表和较为简略的利润表。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是被详尽、充分地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地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某些对大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可能在中小企业的信息使用者那里变得毫无意义。对小企业要求编制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简略的利润表,在满足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前提下,使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有张有弛、有的放矢,也会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效。
  (三)优化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中小企业应利用其自身的灵活性优势,根据最新内外部信息建立最合适流程,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按照符合内部控制、外部监测、高效运作的原则,科学设计会计凭证传递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等业务流程,各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增强会计核算流程监控;重组会计核算组织结构,会计人员不再被困于繁重的数据录入工作中,转而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控制;同时加强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在有效运用财务会计数据基础上,大力应用信息科技,对企业的组织、制度与作业流程重新加以规划,整合企业的多元资源,引入网络会计实践,通过信息系统的最佳规划与分配以达到企业资源的有效应用,建立健全规范管理流程,综合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模式与风险概念,实现对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经营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姚建雄.虚假会计原始凭证成因和治理[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