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沿袭关联耦合视角,基于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与意义的深度解析,探讨了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模式,有望为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海南
一、引言
笔者跟随海南省省委调研组对文昌、昌江、定安、陵水、白沙5县市文明生态村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做了基础调研。调研发现各地文明生态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依旧面临经济推动力不足、精神文化内涵后继乏力等问题;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产业要素瓶颈突出,呈现低水平发展。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通过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使两者实现共同发展。
二、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解析
(一)国际背景
1、国际旅游业发展新动态。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天然、宁静、环保等为主要内涵乡村生态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拯救乡村中起到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知;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当地社区自豪感,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并推动乡村与外界的社会文化交流。借鉴国外经验,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乡村发展模式,是海南不可忽视的产业选择。
2、世界人居环境新的要求。步入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人居环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耕作、交通、文化等各项活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21世纪初,欧盟已将农村人居环境列为农村发展的最重要课题。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居住环境舒适度是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国内背景
1、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推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要求,乡村整体发展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乡村定位何处?乡村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形成自己整体经济造血机制而避免成为城市的完全附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从多方面给出了思路。
2、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确立。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而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发[2009]41号)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先导性旅游业态支撑。
(三)省内背景
1、国际旅游岛战略层层推进。2010年6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经国务院批复正式下发。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和突破性产业,旅游业能否率先破局,显然关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局。而作为旅游业的有机构成,海南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无疑既是全省旅游业能否率先突破的关键着力点,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另外,文明生态村建设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也不应忽视。
2、海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关注。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扩大消费需求”。同时强调要继续打造生态省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民生问题仍是十二五规划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乡村旅游和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增添新的动力。
3、新时期文明生态村建设需要。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来以打造良好乡村环境,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为指导。10多年来自2000-2009年海南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0501个(自然村23310个),占自然村总数的45%。但是其中开发的乡村游(农家乐为主)仅为67家,文明生态村建设缺乏经济产业支撑。通过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意义解析
(一)社会意义
1、全岛人民共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产业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既是海南省改革开放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也是一项关乎全省850万人民福祉的需要在摸索中前行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主要受益者是乡村居民,能够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是全岛850万人民共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有效产业选择和现实产业保障。
2、有利于海南“三农”问题的解决。多年来,“三农”问题关系到海南社会稳定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败与否。海南乡村由于经济落后、教育滞后原因,大量富余劳动力赋闲在家,社会问题时有浮现,给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通过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统一,着力培养乡村经济支撑,实现乡村自造血。保持海南乡村社会稳定,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顺利进行。
(二)经济意义
1、有利于海南旅游业整体发展。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过程中可开发多种形式的乡村游项目,如滨海乡村游、热带雨林山区游、黎苗乡村游等。这些依托文明生态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项目将成为海南旅游业重要支撑。目前海南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地区集中于东线沿海,通过特色乡村游开发将开发区域逐步深入到中西部,以实现海南旅游业全面发展。
2、有利于海南乡村经济发展。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实际是打造海南乡村兼具生态文明而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两者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互惠发展。
(三)文化意义
1、有利于海南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10]39号)再次强调了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海南省文明委也做了相应的部署,要求全省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文明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国际意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外地游客的需求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给文明生态村带去了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经营效率,促进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造海南乡村良好人居环境,打造海南健康农村新形象。
2、有利于海南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海南拥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目前由于资金、意识等多方面原因,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保护。通过融合发展挖掘和保护当地优秀文化资源,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优秀文化,使当地居民更加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土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更加注重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生态意义
1、有利于创造海南乡村良好人居环境。通过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当地经济状况得到改善,村容村貌转变,乡村人口素质提升,乡村整体竞争力增强。而乡村面貌的转变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一个个干净整洁、文明富裕的海南新型村庄将展现在游客面前。
2、有利于海南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使广大的农民群众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整洁的田舍家园同样是宝贵的生产资料和致富源泉,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同时促进农民自觉改善生态环境和优化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四、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战略定位
(一)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实验区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变粗放型经营方式。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避免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实现自造血,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把海南乡村打造成为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的实验区,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范例参考。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导性旅游业态
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依托海南独特乡村旅游资源,融合文明生态村发展成果,整合包括农村土地内在的产业要素,积极推进海南乡村旅游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海南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全新、强势先导性旅游业态,并有效分担旅游业先导性突破的区域发展功能。
(三)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海岛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乡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完成产业要素要素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深度融合,把海南文明生态村打造成为亚洲一流、世界领先的海岛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海南岛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宏伟目标实现提供旅游功能地域支撑。
五、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模式
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水平较高的区域多处于大型景区、中心城市或大型项目所在地周边,相应的,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景区依托型
结合文明生态村周边景区景点发展乡村旅游,把旅游景区景点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到旅游接待和服务中,并融入当地风情,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海南省许多文明生态村利用周边景区开发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如昌江霸王岭一些文明生态村利用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开发了以热带雨林为特色的“雨林老屋”。
(二)中心城市依托型
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城市是分不开的,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重要客源市场,通过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依托中心城市发展乡村旅游是目前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参与度相对较高的海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三亚槟榔河、海口演丰、琼山区龙鳞、南畴湖等文明生态村依托三亚、海口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持续发展。
(三)大项目驱动型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建设层层推进,众多大型项目纷纷落户海南,给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带来重大契机,通过对在大型项目周边文明生态村开发乡村游,作为大型旅游项目的补充,能够形成良性互补的开发局面。文昌依托航天基地和航天主题公园的建设开发八门湾百里生态绿道、东阁排港文明生态村农家乐等项目。
六、结束语
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涉及到多个利益体,妥善处理各利益体关系是融合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应坚持农民开发主体的地位不动摇。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过程中正面临政策、管理、资金、人才等多种产业要素瓶颈,突破这些产业要素瓶颈将是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