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1-12-29 00:00:00谢金烽
中国集体经济 2011年8期


  摘要:文章通过全面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管理;问题;方法策略
  
  近几年,在逐步加强建筑投资力度的前提下,施工管理的控制,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真正自立的根本。对此,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透切了解并把握管理中存在的各个问题,且适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管理不当所带来的各种损失,进而将加强管理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争取最大限度地赢取经济收益。
  一、施工管理的欠缺之处
  第一,不够完善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目前,国内不少建筑企业内部,片面注重质量,轻视施工安全等现象,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或缺失一定的投资成本。建筑施工企业需及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严格依据安全施工的相关规定,适当增加安全保障经费,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展。建筑项目不可发包进行,只能专款专用,进而有力保障施工的安全管理,并适时进行相关的安全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扩大安全施工的覆盖面。与此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只准要求许可全面达标之后,方可允许生产作业进行。
  第二,施工作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严格化地专用施工培训,适当增加培训形式的方式,简便内容,增添内容的趣味性,并适当地采取一定的专用施工考核手段,进行现场施工考核评测,进一步强化施工的专业性,有效简化施工管理的复杂性,将建筑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位。
  第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目前,部分企业过于形式化,虽在内部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但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未真正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形式化应付文明工地指标,特别是对转包和靠挂工程,建设单位的指定分包商存在着只收管理费而疏于管理的现象,项目部安全员形同虚设,违章、隐患等各种现象未得到有效的治理。由此,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势必存在或多或少的施工隐患。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二、施工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一,增强安全教育,政府需协助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承担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当前,农民工的安全教育主要由企业负责,由于流动性较强的劳务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重创,通常情况下,只做表面工作,忙于应付政府的各项监督,频繁地调整势必造成某些不利的影响。
  第二,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建立一支稳定的施工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性的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第三,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反映安全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的安全理念,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施工现场的班前安全活动会就是经济性教育的一个缩影,坚持长期有效的班前活动,使其更面向一线、贴近生活,消除不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效率。
  第四,制定有力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企业和下层分公司、项目部,项目部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抽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业绩考核与管理人员日常工资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对发生事故或安全管理不善,按照相关的政策指标b9tu9Grst4+pznIHB+5RXQ==的考核成绩,适当的进行奖惩,一定程度上,可调动施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方便施工管理。
  第五,技术措施有力强化。项目工程技术人员需严格依据施工现场的各种条件,立足实际施工作业情况,制定出最经济、最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经工程师的严格审批以及相关监理公司的批准。此外,对于个别的施工地点,也需严格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方可进行相关的施工作业,并加大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同时,依据相关的各项外在因素可能引发的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场内吸烟。
  第六,识别与控制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源。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一旦明确某项危险源,就需立即通知现场作业区内的每位作业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警示牌,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相关部门许可不可擅自挪动或拆除,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的安全动态,及时有效地改变危险源发生变化。
  三、结束语
  近几年,高速发展与转变的国民经济以及逐步提升的人们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加之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企业内起到的作用,将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已显得尤为关键。对此,立足国内最近几年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前提下,全面分析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适当的应对策略,能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忠富.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机械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