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第一人称代词,然而在古代“我”与“戟”都是兵器。《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殷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和陕西扶风博物馆的西周时期的青铜“我”来看,这种兵器像猪八戒的钉耙,只不过是三根齿,但它是短兵器,装上长柄才能砍杀,尖利三角刺砍下时,当时的皮甲难以抵挡。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第一人称代词是“朕”、“不佞”、“小人”、“余”、“吾”等。
“我”是怎样由兵器转为人称代词的呢?原来“我”是会意字,偏旁从戈,戈是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因此当时贵族武士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我”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从那时沿用至今。
(陈淑仪荐自《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