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执行”可能是中国最常用的管理词汇之一,无论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还是政府官员、社会组织领导者,谈到战略规划和任务的实施时,一定会再三强调“执行”。企业家认为“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官员认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为何如此重要?什么是“执行”?究竟如何做才能打造高效的执行体系呢?
全球范围内这场“执行”运动的发源,大致可以追溯到1999年6月拉姆·查兰在《财富》杂志上发表的著名文章《CEO为什么失败》。查兰根据对数十位被解职的大公司CEO的分析研究发现:战略的缺陷并不是致命的,没有忠实地执行战略才是CEO下台的关键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用人失败,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没有及时处理好人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处理好一些关键岗位的下属带来的糟糕业绩。
今天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机会层出不穷,使得企业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创新驱动”和“领导力驱动”。大多数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严格的规范和科学高效的执行体系,企业的运营效率仍然不高。
如今,中国经济规模已经雄踞世界第二,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赢得优势,建立起与世界经济领导者相匹配的企业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打造完善的企业执行体系已经时不我待了。
众所周知,企业的“执行”体系建设包括三个层次:企业层次、部门层次和个人层次。本书重点讨论的是企业层次,也就是企业的执行系统建设;部门层次的执行是指高绩效团队建设:个人层次的执行则是指高效能员工建设。本书通过对大量著名企业的成功与失败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执行体系建设的系统架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要点包括:
◆“执行”之所以关键,是因为“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是战略实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各级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执行的三大基石是领导者的七项基本行为、企业的文化变革框架和知人善任。
◆执行的三大流程是人员选育流程、战略制定流程和运营实施流程。
建设“高效执行体系”非一日之功。很多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执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去推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问题就已经得到真正的解决。一方面是“执行”体系建设的复杂性,企业受体制、机制、观念、制度和人员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建设过程需要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是“执行”体系建设的长期性,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环境不断变换,“执行”体系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只要有新的目标和任务,就会出现它们的“执行问题”,因此,“执行”将是企业乃至任何组织的永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