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链(Chain)—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方法,基于SCP分析的基本思路,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CCP分析方法。运用CCP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行分类剖析,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产业链 CCP分析 对策
一、导言
随着国家“十五”、“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总量上看,到2008年底,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生产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①
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加工水平低、损失多 ;产业链原料供应和加工环节脱节、原料供应质量差、专用原料少等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分析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认真、细致地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的类型,以及各种类型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以及政策措施。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CCP分析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产业或产业链的分析主要有3种方法,即微笑曲线、价值链理论和SCP分析框架。
从微笑曲线分析来看,曲线两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品牌经营等环节附加值最高,曲线最下端的原料生产附加值最低,加工环节次之。因此,不少学者认定农产品价值链的两端各环节为战略环节,提出积极发展曲线两端的战略建议。②但是,从农产品价值链或从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来看,原料生产既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瓶颈环节,因此,目前来看,该环节是只能加强,不能忽视的战略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情况与此类似。
波特的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可能的连接以及企业从中获得的竞争优势。③
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SCP分析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该框架的主要原理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④SCP分析框架描述的市场和企业应该是同业市场和企业,即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该企业涉及两大类市场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而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经营主体既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商,提供农产品加工原料的农户、基地,又有加工企业、销售商和超市等,显然其经营主体已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从经营主体所处的市场来看,有组织原料生产和销售的农资供应市场,有为组织产品加工的原料供应市场,有从事产品收购和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销售市场、深加工产品销售市场等,其涵盖内容也超出了SCP分析框架的范围。因此,SCP分析框架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运用传统的产业分析方法对产业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进行分析,明显存在不足或局限性,因此,笔者将SCP分析思路引入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分析之中,并对其进行改造,建立新的针对产业链的CCP分析方法,即:链(Chain)—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
模型的基本含义是:产业链的类型决定链上各主体的行为,链上各主体的行为决定自身以及整个产业链的绩效。
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CCP分析及对策
按照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以及链条的长短,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链条可分为: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初加工类链条,深加工类链条,精深加工类链条等。运用CCP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一)简单加工处理鲜活类链条,主要包括:新鲜蔬菜、鲜肉、鲜鱼、鲜蛋和鲜果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多。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并存。消费环节:高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销售商的垄断受到限制,销售商对原料生产、加工企业、消费市场的垄断同样受到限制,因此整个产业链呈现出完全竞争的态势。
(3)产业链绩效(P)。农产品的性价比、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比较均衡和合理。但是,产业链整体效益低,价值增值少,产业链竞争力弱。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拓展利润空间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机械耕作,投入技术,大量生产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
(二)初加工类链条,主要包括:普通大米、小麦和普通食用油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很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简单,加工企业规模小、农户少。销售环节:批发商、零售商、超市、农户直接销售少。消费环节:中低消费者并存,数量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出现了加工企业对农户和其他原料生产者的垄断,销售商和超市对加工企业的垄断。
(3)产业链绩效(P)。销售商或超市、加工企业、农户、基地等利润状况。在初加工农产品中,加工企业、农户利润微薄,而销售商、超市利润较高,这是国内的目前的普遍现象。
2、战略目标
规模生产,规模加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加工环节的地位。
3、战略措施
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大力支持发展乡村加工企业,已经上规模的初加工企业应该积极向深加工发展。
(三)深加工类链条,如优质粮油、脱水蔬菜、普通奶制品、普通方便食品、大众服装、普通家具用具和中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生产环节:农户生产和基地生产并存,而分散的农户较多。加工环节:技术要求高,加工企业规模大、深加工企业少、农户没有加工能力加工。销售环节:主要是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农户没有销售。消费环节:高中档消费者并存,数量较多。
(2)产业链主体行为(C)。深加工技术要求高、企业规模大、数量少,加工企业处于对农户和基地的绝对垄断地位。在销售市场上,加工企业、零售商、超市并存,但是,加工企业相对较少。消费者多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比较注重产品的品质,而加工企业处于相对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品质好,消费者比较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较高。处于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超市(销售商)、农户(基地)等各环节均有利可图。
2、战略目标
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低成本国际竞争。
3、战略措施
大力发展基地生产,努力培养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做大做强加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商业企业积极向加工业延伸;促进加工环节的竞争,促进加工企业逐步向精深加工业发展,深加工企业以低成本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四)精深加工类链条,包括高档方便食品、高档奶制品、保健食品、高档服装、高档家具用具、卷烟和高档饮用茶等
1、CCP分析
(1)产业链特点(C)。原料生产环节:主要是基地生产。加工环节:技术要求很高,加工企业规模很大、加工企业很少。销售环节:加工企业、超市、零售商并存。消费环节:属于高档消费、消费数量相对较少。
(2)产业链主体行为(C)。精深加工企业掌握先进或独特的工艺,他们控制原料基地,有自己的品牌,少数加工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制定市场价格,加工企业多数都有自己的专卖店等自建销售渠道,在产业链中,他们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3)产业链绩效(P)。由于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品质优,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格,产业链的整体效益高。一般情况基地或农户有利可图,销售企业的利润在平均利润率以上,但是加工企业攫取了大部分利润,整个产业链利润增值高,竞争力强。
2、战略目标
制定标准,建立国际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3、战略措施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注重绿色、环保产品生产,建立国际品牌,做好国际品牌的营销。■
参考文献:
①邱丽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J].经济纵横,2008(9):81—83。
②桂寿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行价值链的协同管理探讨. 改革与战略,2006(10):79。
③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6—58。
④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3—66。
(王化峰,1964年生,安徽合肥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