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价格运行呈现前低后高走势。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升3.3%。上半年价格总水平保持温和上升,CPI累计上升2.6%,各月同比涨幅在1.5—3.1%之间;环比涨幅在-0.7—1.2%之间,季节性特征明显。7月份以后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10月、11月CPI同比涨幅先后突破4%和5%,随着政府价格调控措施效果的显现和翘尾影响的消失,12月份回落至4.6%。
发展改革委采取综合措施应对价格总水平上涨。发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将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发展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和冬季蔬菜生产,继续加大对北方温室大棚蔬菜支持力度,增加冬春季蔬菜供应。安排好春耕生产,认真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努力稳定化肥价格。二是保障供应。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把握好国家储备吞吐力度,搞好进出口调节,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三是安定群众生活。完善补贴制度,尽快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并逐渐得到改善。四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
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据财政部数据,去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税源基础。特别是与税收关联度较高的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济指标增长较快。二是价格水平上涨。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3.3%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