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流失反思员工激励策略

2011-12-29 00:00:00郝春霞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5期


  摘要:餐饮行业员工流失表现为流失时间的阶段性、流失方向的多元性特征;薪酬制度设计不合理、激励机制同质化、领导者激励不到位、员工潜能开发缺乏重视是造成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并结合激励理论,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结合员工特点,营造特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激励的策略。
  关键词:餐饮业员工流失激励策略
  
  一、餐饮业员工流失现状
  据统计一般行业员工年流失率约为5—10%,但餐饮企业员工年流失率超过了20%。一项统计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餐饮企业员工平均流失率达到30%,有些企业甚至高达45%,其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员工流失率高达70%以上。除了较高的流失率之外,餐饮业员工流失还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一)流失时间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餐饮业员工在试用期前后时期、工作两年后的升迁时期、工作满5年后的时期呈现出离职高峰。原因是刚进入企业的部分员工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餐饮企业的工作,于是就选择离开。工作1—2年后的员工发现企业并没有给自己升迁和发展的机会,便跳槽到有升迁和发展机会的企业或其他行业。工作3—5年的员工因长时间从事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产生了厌倦感,以及感觉升迁机会少,于是就选择新的行业。
  (二)流失方向呈现出多元化
  餐饮业员工离职后主要还是在同行业间流动,有些选择到高星级或同星级的酒店继续工作,同时也有部分员工选择到低星级酒店,决定因素在于企业给予员工的工资待遇、晋升与发展机会。也有部分员工因厌倦餐饮业的工作环境或工作方式而选择其他的行业,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三)职位等级越高,流失率越低
  餐饮行业管理岗位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差别很大,随着职位等级的升高,流失率不断下降,职位等级与流失率呈负相关。一线员工是餐饮企业最辛苦的员工,工作量最大但工资往往是最低的,因此这部分人的流动是最频繁的;较高级别的管理者流动率低,因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承诺高,同时可供选择的转职机会也相对较少。
  (四)高学历员工流失较突出
  大学生员工的就业心态和定位方面存在着问题,与餐饮企业的价值观念、服务理念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眼高手低”者、“好高骛远”者不少,缺乏吃苦耐劳、积累实践经验的思想准备,从而使自己失去继续工作的信心,流失到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专业、学历与实践经验之间,餐饮行业似乎更注重后者,对新来的员工缺乏应有的重视,使之较难在餐饮业立足,更谈不上有所发展。由于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无疑加速了大学生员工的流失。
  二、餐饮行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薪酬制度不合理
  餐饮企业一般员工的薪酬主要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与企业或部门效益挂钩的效益工资和福利部分。员工要提高工资报酬是很不容易的,实现的途径也很少,一般只有通过职位升迁或极少数员工因对顾客服务表现优异而得到的奖励;薪酬结构呆板,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不大。同时,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工资结构设计不合理,薪酬中固定比例较大,与企业整体经营和发展联系不密切;薪酬形式单一,没有发挥激励作用,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员。
  (二)激励机制同质化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得以满足。另外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员工更注重企业及自身的发展;高学历的员工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低学历的员工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然而绝大多数餐饮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激励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一概而论,激励效力不明显。同时激励与绩效脱钩,干多干少都一样,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进而影响餐饮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领导者激励不到位
  虽然有的餐饮企业也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质。管理者官本位思想较严重,沟通不畅,不尊重员工。有些管理者不给有专业文凭的员工展示才能的机会,分配工作时不顾及员工的性格、爱好、兴趣、特长,只凭第一印象或主观臆断将其分配到某一部门。另外,管理者没有把一线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不深入了解他们的能力、困难、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缺乏与员工之间必要的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得员工不能对餐饮企业或工作环境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无法融入其中并发挥自己的工作才能。没有建立起与员工互相忠诚的模式,没有创造出有利于员工忠诚于企业的环境。
  (四)对员工的潜能开发重视不够
  很多餐饮企业只考虑自身利润和发展,却较少想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员工。因此,企业的日常工作常常使员工感到单调、乏味,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抱怨率高。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员工培训方面还存在矛盾心理,人员流失过于频繁使得企业对培训的投入有所顾忌,不愿为他人做嫁衣。培训方式单一,岗位上的技能培训最为常见,而培训的考核又常常是走过场、以应付为主,员工对此产生厌烦情绪,不配合,因而培训的目的就达不到。
  三、降低餐饮业员工流失的激励措施
  员工频频流失给餐饮企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一是降低服务质量,二是工作效率下降,三是加大培训成本,四是造成客源流失,五是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综观国内外的成功餐饮企业,它们大都十分重视员工激励,这也是其成功经营的重要经验。餐饮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和留住员工,稳定员工队伍。
  (一)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
  一个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一致,二是能对员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三是结构合理,具有公平性和竞争性,四是实行业绩导向,五是运用股权、有刺激性的弹性福利计划等激励形式,六是有利于向员工传递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等。
  对餐饮企业来说,员工绝大多数都是一线的普通员工,他们比较重视可以满足基本需要的工资和奖金。因此,对餐饮企业的普通员工,可以采取“基薪+综合奖金”的薪酬制度,尤其要充分利用奖金的效用,并实行差别化的奖励政策。管理者根据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奖励不同的金额,如对受顾客表扬、超工作量、为企业节省成本费用的员工颁发奖金。奖金的颁发一定要把握时机,适度及时,不能把奖金与工资一起发放,以免削弱员工的荣誉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对高层管理人员、技术和业务骨干可以采取“基薪+业绩奖金+股票增值期权”的薪酬制度,如实行年度分红、期权激励等,重视长期激励。此外,企业还应关心和改善员工生活福利,采用假期、安排员工奖励旅游等有效的员工激励手段,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员工的流出,同时也能吸引外部人才的流入。
  (二)结合员工特点,营造特有的企业文化
  一是要制定鼓舞人心的远景规划。一个有效的激励政策必须把企业的远景规划和员工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要从员工出发,建立起一个可操作的、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计划,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同时员工也会把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联系起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达到共赢。二是要让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更多的思想性和人情味,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来鼓舞员工的情感,平衡员工心理,激发员工智慧,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企业精神,使之成为员工的共识,向顾客和社会传递其独特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可,维系员工的忠诚度。三是建立良性互动的交流和人际环境。努力培养员工与员工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创造积极沟通的人际氛围和学习氛围。建立聆听机制,多多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积极参与培训,并及时向员工提供信息。五是适时授权给员工。授权给一线员工,使其有权力做出决定,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使员工感觉自己被重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挖掘个人潜力。
  餐饮业员工流失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企业的管理及对员工激励不足是造成其在企业中流失的关键所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宽松的用人环境及员工自身的原因又在一定程度上催化并加剧了员工在餐饮企业中的流失。只有员工、企业、管理者等各方面要素结合起来,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缓解餐饮业员工的流失。
  
  参考文献:
  ①卢爱华,周利丰.论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与饭店行业之契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05)
  ②王兴琼.饭店员工高流失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10)
  ③聂云霞.中外合资饭店跨文化管理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02)
  ④李剑锋.酒店实习生管理问题分析.运城学院学报,2007(06)
  ⑤徐春红.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员工流失问题研究——以宁波饭店业为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01)
  ⑥王文锋.酒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网络财富,2009 (21)
  (郝春霞,1978年生,山西左权人,山西金融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