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都市管公立医院主要改革举措

2011-12-29 00:00:00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5期


  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管公立医院加快改革进程,加大改革力度。现将有关医院推出的改革举措介绍,供各地参考借鉴。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实施绩效考核:该院从3月1日起,正式实施绩效考核制,坚决打破“大锅饭”。其中,患者满意度所占比重由5%上升到30%。医院运用“平衡计分卡”管理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
  减员增效:该院将人事科和党办合署办公,率先在组织、人事部门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将原隶属于护理部的入院处与原隶属于财务科的出院结帐处合并,成立入出院处,由财务科管理;把护士还给病人,解决临床护理人员不足问题。
  中西药房合并:将中西药房合并,解决了原来患者在中西医药房之间多次往返取药的问题,缩短了患者取药时间。
  成立出入院处:将原隶属于护理部的入院处与原隶属于财务科的出院结帐处合并,成立入出院处,统一由财务科管理;将出入院处及医保办集中到住院大厅办公,入院、出院和医保手续办理在同一个区域完成,实现“一条龙服务”服务,患者出入院再不必分别到不同部门办理,一次就能办全所有手续。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该院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鼻中隔偏曲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计划性剖宫产手术、输尿管结石手术等5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平均住院费用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30%。
  免费药物咨询门诊:3月1日,开设在该院门诊大厅内的药物咨询门诊正式开诊,该门诊由专业临床药师坐诊,免费为患者和群众提供药物咨询服务。
  总务执行主管:改革后勤工作,后勤保障以分片包干的形式结对服务临床,后勤服务临床做到每天有询问、每天有日志、事事有追踪、件件有落实,彻底杜绝后勤服务相互推诿、久拖不决、工作脱节和敷衍塞责现象。
  保时保质门诊:该院首先在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8个专科试点“保时保质专家门诊”,由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确保每个初诊患者就诊时间不少于8分钟。要求开诊专家做到服务热情、周到,语言文明,解释耐心,问诊仔细,查体全面,患者对其病情仍有疑问时,专家不能强制结束诊治;专家的工作要接受门诊部督促、检查、考核,由所在科室实施奖惩。
  临床适宜新技术:该院将降低患者看病成本,作为推广选择医疗新技术的重要参考。不降就医成本的技术不引进、不推广。如:该院疼痛门诊推出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术”,克服了以前保守治疗椎间盘突出复发率高和手术治疗创口大、费用高的不足。新技术采用微创的办法,在CT机的透视下,将针穿刺到患处,用臭氧把骨质增生部分予以融化。这样,以前需要住院7—14天,现在只需要住院4—6天;以前需要花费1—2万元,现在只需要花6000—7000元。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品开零:该院按照“宁让自己千般苦,不让病人一时难”的承诺要求,从2010年2月23日开始,率先推行新型西药零售制度,对儿科、急诊用药、社保特殊疾病用药实行按治疗需求的实数发放,实行药品开零。此次拆零出售的药品包括抗菌类的阿莫西林、消炎镇痛类的布洛芬以及抗病毒类的利巴韦林等,共计208种常用药。
  二次议价:该院将2009年药品用量前5种抗菌药物纳入议价范围。5种抗菌药物年采购金额约1150万,占药品采购总金额的9.3%。经过评选组与药品经营企业逐家议价,最终5种药品采购价在四川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上网采购限价基础上下降了5%,年让利给患者66万元。
  人事制度改革:该院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率先对内设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将职能相近、工作交叉的部门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原来19个职能部门整合精简为11个,并根据市场需求和质量管理需要,新增设了对外服务部、运营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内设机构改革完成后,该院有又展开了临床医技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工作,拿出67个中层管理岗位,涉及31个临床医技科室,61名临床医技管理干部成功竞聘上岗。
  联合专家门诊:“联合门诊”是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开设的一种新的、特殊的门诊诊疗模式。该门诊不同于患者需要多次挂号就诊的传统诊疗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由多科专家同时会诊以后,联合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诊疗方案。例如:患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只需挂一个门诊号,心血管科和内分泌科的两位专家会联合为患者制定一个既满足高血压治疗,又针对糖尿病治疗的方案。
  优质资源走进农村: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农村、社区,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办医的有效形式,2011年1月10日,该院正式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市三医院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蒲江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三级医院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让当地老百姓就近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托管期间,市三医院全面拥有蒲江县人民医院的经营管理权、资金分配使用权,人事任免权。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引进国内顶尖专家:2011年1月24日,国内著名儿科专家、华西妇二院原院长毛萌教授正式加盟成都市管公立医院,受聘担任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院长。根据与市医管局的协议,毛萌院长将拥有班子组阁权、人事任免权、财务分配权和医院运营管理权。
  成都市儿童医院
  挂号分诊制度:家长带患儿到医院后,由护士根据患儿病情,指导家长挂相对应的专科号,而不用直接去挂号窗口排队,减少家长排队时间。分诊工作由护士或有医护背景的行政人员担任。
  成都市老年病医院
  “二梯队”补充工作制:为缓解缴费排队时间长问题,该院在门诊收费处建立“二梯队”补充工作制,当病人排队超过10人时,“二梯队”立即上岗,排队缓解后,再回到原来工作岗位,补充人员由医院财务科人员组成。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
  延伸服务链条:该院派出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为慢性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时向慢性病患者或家属打电话,提醒有关用药和康复注意事项,收到很好社会效果。
  
  (国务院医改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