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1-12-29 00:00:00熊晶冯庆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6期


  摘要:滇池流域广泛开展生态村建设是推动流域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共赢举措。目前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不能正确理解生态村内涵、县区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缺乏长远规划、村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对此,滇池流域生态村需要从加强生态村建设的指导与示范性、提高生态村建设的管理与维护能力以及保障生态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工作。
  关键词:滇池流域 生态村 对策
  
  生态村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间高效、和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村级行政区域。滇池流域开展生态村建设,对改变流域内农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开展小康村、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滇池流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生态村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云南建设绿色强省和昆明“生态市”建设的细胞工程。
  一、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情况
  2008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了24个“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村”。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此前昆明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相对滞后,滇池流域乡村在全国生态村、生态示范区及环境优美乡镇行列更处于空白。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以滇池流域农村为重点,以推进生态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为主线提出生态村建设要求。截止2009年6月,滇池流域建成6个云南省生态乡镇,4个乡镇积极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期,流域内有100余个自然村开展了生态村创建工作。
  生态村创建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一是经济发展平稳。流域村民人均年收入5737元,经济水平高于国家生态村建设指标要求。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包括村内道路硬化,修建乡村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及普通路灯、巷道灯,新建及改造公厕(含生态公厕),修建人畜饮水工程,铺设管道、新建水窖、水池;建立了“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区处置”的城乡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置四级管理体制,启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修缮了村庄污水收集沟渠、涵管;道路、河道旁植树种草。三是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能力提高。流域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完成“禁花减菜”,发展有机农业;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完成节柴改灶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发展清洁生产,种植经济林果、经济作物、无公害蔬菜;各村均开展了适合当地条件的不同内容的科技培训及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村庄生态文明建设起步。各村制定有本村村规民约,部分村规民约包含了保护环境内容,倡导生态文明。各村建有宣传设施、文化活动广场,有的还配置了健身器材,新建或改造文化活动室、居民活动中心、书报阅览室,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等。
  二、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滇池流域近两年来生态示范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生态村内涵的理解有偏差
  目前流域内生态村建设是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的,多数还停留在修路、装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层面。重表面的、见效明显的硬件工程,轻内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建设。尚未能引导村民形成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使用、废物回收利用的生态观念及相应的生态产业链,一些村庄建设中甚至都没有考虑污水排放与有效处理的问题。
  (二)县区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基础较好、开放程度较高、农民就业渠道多样、与市场联系紧密的村镇,生态村建设能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村民的自主建设意识、支持与参与程度较高,反之则推进困难。尤其是在原有农村产业结构严重依赖种植业的乡镇,生态建设的“四退三环”工作与农民生产对耕地的需求演化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违背了生态建设的本意与初衷,进而影响到各县、乡、村生态村建设差异较大。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首先,资金的可持续供给能力弱。昆明市政府给予了新农村生态村建设不同额度的建设资金支持,不足部分则由乡镇集体经济和农户以“出工出力不出钱”的办法解决。由于多数生态示范建设尚未形成产业,并没有解决农民的“生计”这一根本问题,农民对此关注程度不高,加之政府在扶持资金持续投入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因而大大削弱了生态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次,长效发展监管不力。生态村建设初期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建设,但后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维护,往往导致硬件设施好了,但管理等软件建设跟不上。如湿地建起后无人看管而功能丧失、建好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同摆设等类问题,使生态村建设丧失了长久持续性。
  (四)缺乏长远规划而使村庄发展方向不明
  “滇池治理”及“环滇池城镇体系建设”是滇池流域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断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需求,使得基层决策者并不能明晰地理顺这一必然选择与生态村建设的关系。目前的生态村建设基本是以县区为单位开展,已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建设及滇池保护不相一致的建设工程。尽快编制出台一个符合国家生态功能区划及云南建设生态文明大省、新昆明建设规划等区域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区域整体协调性的“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规划”势在必行。
  (五)村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创建生态村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然而多数村民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依然没有太大变化,池塘边洗菜、各种农具随处堆放、随处放养畜禽、建好的文化活动室及书报阅览室无人问津等现象依然普遍。在一些失地较多、无农活可做而政府(或开发商)又给予足够补偿款的村庄,许多年轻人无所事事,一些不文明现象也随之滋生。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亟待提高。
  三、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建议
  (一)加强生态村建设的指导与示范性
  1、在正确的生态村内涵指导下,尽快出台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总体规划
  生态村建设要切实体现注重生态文明,重视物质循环,强调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内涵。因而一个符合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滇池保护总体要求的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规划,是滇池流域生态村有序、长效建设的重要保障。规划应满足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滇中城市群建设、新昆明发展、滇池保护的需要,符合阶段发展过程和区域发展差异性的特质。
  2、制定滇池流域生态村创建标准,使生态村建设有具体明确的指导
  滇池流域生态村创建,不仅要符合国家和昆明市制定的标准,还必须兼顾滇池流域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做到既满足滇池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保证基础硬件设施的完善,又促进社会事业软环境的建设;既承受新昆明建设快速推进重任,又保证流域总体综合发展的标兵示范作用。出台“滇池流域生态村创建考核指标体系”必要而及时。
  3、以沿湖为首批重点建设区,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建设
  滇池流域沿湖村落,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滇池治理政策优势,有条件率先成为首批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村。以生态村示范建设为突破口,落实生态村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措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就业保障、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对策等七个方面的内容。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效果良好、典型代表、带动作用明显的生态示范村及生态村示范建设项目,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提高生态村建设的管理与维护能力
  1、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
  我国的生态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组织发起和推动。滇池流域广大村民“依赖政府”的意识倾向明显,在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的推动过程中,更是亟需建立一个能统筹协调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的,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且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组织领导机构,从而克服生态村建设多头管理、重复建设以及有限资金分散使用等问题。
  
  2、制定鼓励与限制并举的环境经济政策
  首先,探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多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生态补偿体系,及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法、模式。其次,制定生态产业政策。按照市场规律和生态功能区划,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先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项目,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和服务业,限制或禁止发展高耗低效产业,制定符合滇池流域各生态村实际的产业政策。
  3、广开建设资金持续投入渠道
  一是分区域、分步骤落实生态村建设资金。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以奖促治”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等国家、省、市及社会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生态村建设资金。二是有效整合不同来源渠道的生态村建设资金。畅通资金来源信息,建立资金来源、使用会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大力培育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不同形式参与生态村建设。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干部绿色考核机制
  以培养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 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层层推进县、乡(街道办事处)、社区政府任期和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
  (三)保障生态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以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绿色经济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空间。
  2、突出资源优势,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生态村
  湖滨村庄可依托滇池水面及湖滨湿地发展乡村旅游、湿地植物栽培、园林苗木种植、捕鱼业、及相应的副业或文化产业,首选人工湿地模式及文化—旅游依托型的生态村发展模式;平坝、半山区村庄建设模式可根据各村优势条件选择文化—旅游依托型模式、生态农业主导型模式或社区商贸服务型模式;山区水源地村庄生态村建设中,彻底截污、维护生态是重中之重,因而生态村建设模式宜选择特色产品开发型模式和新能源型模式。
  3、全面启动绿色文明工程建设
  牢固树立政府生态政绩观、企业绿色生产观、村民生态文明道德观必要而迫切。全方位的生态村绿色文明工程包括:推广生态建筑模式、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节能节水无污染的居住环境,倡导绿色消费、争当绿色明星、争做绿色家庭,形成农户家庭和睦、村民互爱、团结协作的民风,尊重、传承与发扬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推行以环境信息为主的信息公开。
  4、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落实滇池流域生态文明村建设重大决策事项的公示和听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公众诉求渠道,接受公众监督,形成社会普遍关心和自觉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良好氛围。把生态文明的意识、制度和行为作为绿色创建的重要规范,纳入“十星”文明村户考评内容,鼓励村民人人争当绿色明星、户户争做绿色家庭。■
  
  参考文献:
  ①昆明市统计局.2009昆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05-134
  ②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昆明市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工作最新进展[N].http://www.ynf.gov.cn/canton_model3/newsview.aspx?id=1068445
  ③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N].九湖动态,2009,72(6)
  ④和丽萍,陈静,佟庆远等.滇池湖滨生态村建设规划方案研究[J].生态经济,2006(5):293-296
  ⑤张海燕,袁新敏.从国家级生态村建设成果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重点[J].农村经济,2009(5):91-93.
  ⑥刘鬯,张军连,吴文良.发达国家城郊生态村发展模式分析[J].生态经济,2005(2):43-46
  (本文系2009年昆明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昆明市滇池流域生态村建设模式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熊晶,1961年生,昆明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和生态文化。冯庆,1971年生,昆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