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研究综述

2011-12-29 00:00:00马瑜
中国经贸导刊 2011年16期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问题研究的综述和分析,力求获得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相关因素和各种改革方案的比较优势,以期对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字: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研究综述
  
  一、引言
  
  农村的公共产品作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涉及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重大问题,也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并不少见,但系统地理论性阐述还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从系统阐述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问题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二、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Paul A. Samuelson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月号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的,此后在经济分析(特别是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具有效用不可分性、消费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三个基本的特征,而这是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主要标志。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公共产品包括了很多的种类。鉴于研究的需要,本文根据所处区域的不同,将其分为农村公共产品和城市公共产品。这里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需要的,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总称(叶兴庆,1997;黄志冲,2000;陶勇,2001;熊巍等,2002;林万龙等,2003;岳军等,2004等)。按其性质(特征),还可以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混合物品)。农村公共产品也可以分为三类:A、接近纯粹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等;B、准公共产品:农村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农村水利灌溉系统、农田改造、农村医疗、农村道路建设、乡村电网建设、农村文化场馆建设等;C、接近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农村电信服务、农村成人教育、自来水、农业机械设备投入等(徐小青,2002)。
  因此,农村的公共产品中准公共产品的种类居于主体地位。
  
  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供给问题分析
  1、“政府失灵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赵战军等(2005)认为政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如同市场制度一样,同样是内生变量,其自身的运行以及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样存在交易成本问题,其成本和效率较私人部门难以测量,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邓可颂(2006)则认为公共产品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所以理应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提供。然而直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县乡财政幕墙困难重重,农村公共产品的攻击便失去了必要的财政支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县乡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在4000亿元到1万亿元之间。困难重重的县乡财政缺位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攻击,是我们需求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现实诱因。
  2、社会环境下的公共产品供给
  我国农村分布较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3%。在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广大农村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单方面地依靠政府力量,在国家财政尚不十分雄厚的条件下,显然存在着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引进市场机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在适当的政策引导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赵战军等,2005;古明加,2007)。
  根据供给自动产生需求的“萨伊定律”,诸多的问题导致的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上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多学者也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对公共产品供求影响的多,研究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少;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多,研究需求的少; 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一般性”特征的多,研究地方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的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因而有些问题仍需深入探讨(吴美华等,2005)。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需求问题分析
  根据有效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衡量公共产品的供给绩效,主要看这种供给是否满足了公共需求,无视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则是一种无效供给更是一种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农民的需求偏好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依据,需求的满足程度则是判断供给有效性的标准。张素罗等(2008)通过对河北省农户的调查研究,归纳了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及特征:一是农民需求遵循先生存后发展 ,先眼前后长远的原则;二是需求具有普遍性和显著的倾向性,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农产品、教育、医疗等受到农村的重视;三是需求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存,并且伴随着动态性;四是农民需求满意度普遍较低,说明了供需矛盾的失衡。
  张小虎(2007)根据甘肃省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该省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现状:主要有对农民务工的培训需求,弱势群体的救济需求,农村饮用水的解困与达标需求,乡村公共道路和环境卫生的发展需求等。匹远配等(2005)年在对全国三个贫困地区的研究中发现,从全国来看,生产性公共产品(农灌、道路等)逐步向服务性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农技培训等)转变,贫困地区也不例外。由于都是山区,地势偏僻,生活环境较差,对道路、桥梁需求自然比较多,而且这些地方对水的需求也是比较多。由于长期生活在闭塞环境中以及受少数民族自有文化、观念的影响,三个县的农民对外出务工要求不强烈。另外,公共产品需求的区域特色比较明显。
  
  四、农村公共产品市场化的途径选择
  
  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低效率加上公共产品可以细分,因此,公共产品在解决技术上的排他性之后,给私人供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对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要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民办公助的含义是,对于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公共产品,应当贯彻“谁受益,谁负担”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由农民按照受益程度大小进行集资生产。同时,财政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来弥补公共产品外溢带来的成本。对受益范围较小的俱乐部产品,如农民专业协会的组织构建,就要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而对受益范围较大的俱乐部产品,如防洪的堤防和水利工程,则要采取“公办民助”的形式。所谓公办民助,就是政府在生产农村公共产品过程中,农民根据受益的程度作一定的投入;对私人产品化的公共产品则采取“公退民进”的形式。公退民进是指私人产品化的公共产品,也就是私人产品,政府应该不再供给,而转交给市场个人供给。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一些富裕的农民开始单独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并且一些专门为农民提供大中型农业机械服务的公司已经成立,农民通过付出租金来购买这些服务。所以在这一领域,就应该采取“公退民进”的形式。
  张润君(2009)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模式,认为多中心制度安排以及市场化和社会化途径既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基本取向,也是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并从西北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主导性以及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困境出发,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三分”模式,即对公共产品进行科学分类、分区、分阶段供给,以充分调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积极性。而且要在尊重西北民族地区实情的基础上,分地区、分步骤供给农村公共产品。渝桂海(2009)则探索了贫困山区公共产品的市场化问题,认为必须科学划分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全面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倡导供给主体、供给模式多元化,突显重点公共需求供给的优先化,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配套措施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①叶兴庆.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
  ②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5)
  ③汪前元. 从公共产品需求角度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走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9)
  ④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⑤匡远配,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5(8)
  (马瑜,1971年出生,云南省江川县人,玉溪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理论及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