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商业阅读推荐

2011-12-29 00:00:00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4期


  《商界裸奔:理查德·布兰森与他的维珍之旅》
  【英】理查德.布兰森 著
  李志斌 郑云辉 译
  中信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很多时候,名人传记会被浅近地解读为成功学范本,甚至指点职场迷津的生存秘籍,而实际上,我们从这类作品中更多领悟到的,恰恰是传主对于成功与生存固有逻辑的跳脱与叛离。它们之所以会被一再打造为可被复制的范本,原因只在于解读者一厢情愿的仰视姿态和归纳推演时的思维定式。每一个在某领域获得成功的人都难以被简单归类。理查德.布兰森显然也是这样。因为他,这个世界上才会诞生“嬉皮资本家”和“生活方式品牌”等全新词汇。在新作《商界裸奔》中,布兰森这位善于经营个人品牌胜于经营企业品牌的领导者坦言:五花八门的商业管理书籍就像在用抽象手法教人们画画,根本无法触及管理的实质,那些从过往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法则很难应对充满黑天鹅的未来。布兰森写作本书的目的是要邀请读者和他一起跟随直觉,以不断跌倒、不断练习的方式,贴近商业的真实。因为,商界如同人生,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从历史看领导》
  许倬云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第2版
  本书第一版于国内出版已是数年之前。当时,以《追求卓越》和《杰克.韦尔奇自传》为代表的西方商业管理类书籍才刚刚在国内兴起,“转型”、“定位”、“执行”等种种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商业词汇也才刚开始撞击国内商界人士的大脑。在此轮浪潮中,许倬云的《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领导》和《从历史看组织》的系列著作反其道而行之,为企业人提供了一种扎根自中国智慧的商业观照视角。作为一位治史与讲史已臻通透的历史大家,许倬云认为,企业内部结构的层级纵横与邦国并无二致。西方法人公司的历史尚不足200年,与之相比,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掩藏着更为庞大的变革轨迹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展现了许倬云从秦始皇、唐太宗、诸葛亮、曾国藩等各朝各代政治领导者的历史钩沉中所挖掘出的领导智慧。在他看来,卓越的领袖如同马群中的头马,拥有超越常人的远见;与很多只知“管”与“控”的管理者相比,他们更懂得“领”的价值。反过来,许倬云也强调企业者驾驭历史的重要性——无论是对公司历史,还是大到时代历史,高超的情境智力是造就卓越商业领袖不可或缺的因素。
  
  《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
  【美】奥利弗.萨克斯 著
  王彩虹 译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对于对人类心理及生理奇妙世界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几乎是一本难以绕过的作品。但其价值显然并不止于此。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以“同理心”观照世界的生动样本。本书作者被广泛认为完美融合了病理学的客观冷静与文学叙事的浪漫特质。身为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学教授,萨克斯医生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病历写作方式,将一个个神经学临床案例以深情隽永的叙事手法予以表达。在他眼中,那个把妻子当作帽子,一把抓过来就要往头上戴的患者,或者那个无法算出2加2等于几,脑子里却装了2000出歌剧的患者,拥有与他人无异的独特人格魅力,以及常人往往终生都难以进入的另一层时空。在深入探究的好奇心与等而观之的同理心之下,萨克斯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生理上的局限与脆弱,以及在生命价值上的深邃与醇厚。本刊推荐包括这本最新作品在内的萨克斯的全套作品。目前已在国内出版的有《错把太太当帽子的人》、《火星上的人类学家》及《钨舅舅——少年萨克斯的化学爱恋》。
  
  《人性诸相》
  刘再复 著 白烨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年1月第1版
  人类的同理心表达不仅在于面对弱势族类时的等而观之,也在于面对“怪现状”时平静坦诚的省思。鲁迅式剑拔弩张的拯救对于当下时代显然过于暴烈,而本书作者刘再复向我们展示了,对人性的质疑和探询也能以暖调的幽默来实现。他坦陈,本书的大部分文章成文于1991-1993年间,这时的他已从离别故园的忧思与政治阴影的沉重束缚中走出来,“在卡尔维诺《写给下一个一千年的备忘录》的启迪下,尝试一种以轻驭重的写作方式”。本书将作者观照人性的散文与杂文分为“人相”、“禽相”、“阿Q相”、“心相”、“众生相”和“时相”六个主题,对人性从“形”到“质”的畸变进行了率真而深刻的挖掘。在如此的广度和深度下,刘再复提供了一批诸如《飞旋的黄鼠狼》、《老母猪的儿女餐》等兼而描绘兽性和人性的妙趣篇章,实在非常令人惊喜。
  
  《企业的未来:构建社会企业的创想》
  【孟】尤努斯 【美】韦伯 著
  杨励轩 译
  中信出版社 2011年1月第1版
  当下,企业社会责任已从边缘话语晋升为商业主流话语。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恰逢其时地对其开创的“社会企业”理念做出了实践和表达上的更新。在其新书《企业的未来》中,尤努斯展示了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更为完整而有效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式,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被英特尔、巴斯夫、阿迪达斯等企业所采纳,并在摸索和实践中不断接近核心价值。在对这种兼具理想性与商业可持续性的模式的持续推广中,尤努斯将亲身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他在运营格莱珉达能公司和格莱珉威立雅水务公司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艰难以及化解危机的诸多尝试。本书推荐给所有为寻求富有效率与可持续性企业公民项目而殚精竭虑的管理者参考。
  
  《我们如何来到现在:商业、技术与金融趣史》
  【美】安迪.凯斯勒 著
  尹增明、孟杨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本书的精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作者亲身经历和非凡视角的贡献。凯斯勒在做了5年程序员之后成为一名华尔街证券分析师,而后迅速被评为明星分析师并创建了对冲基金Velocity Capital Management。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凯斯勒因为成功抓住了科技股的趋势,将1000万美元的基金成功变为10亿美元,而后竟得以在科技股崩溃之前将资金归还给投资者,并全身而退。有此传奇性的经历,作者方能洞悉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资金支持的技术创新只能制造泡沫;徒有资金而无技术创新只能让企业维持原状或逆水行舟;唯有技术与资金完美联姻,加上成熟商业模式的辅助,人类才得以享受进步的果实。
  
  《人才保卫战》
  【美】布莱恩.贝克尔、马克.休斯里德、理查德.贝蒂 著
  仵欣欣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湛庐文化2010年12月第1版
  管理者的头号问题是人才。在又一个企业人力资源调整季,本刊连续为读者编选了《纽约客》资深撰稿人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两篇人力资源相关专栏文章,以提请企业注意挑选和调配人才时可能出现的迷思。与提供洞见的格拉德威尔相比,《人才保卫战》更像是一台人力资源战略的定位与落地系统,致力于为处于不同阶段和层面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战略革新的简明路线图,解决企业领导者的真实焦虑。作者认为,雇佣“A级人才”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找到符合企业战略需要的价值员工,并建立员工差异化战略与结构,对最具战略重要性的职位进行重点投资,确保将A级员工安排在A级职位上,为A级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