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速览

2011-12-29 00:00:00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年6期


  当代企业往往依据高科技通讯工具来开展境外经营或进行海外投资监控。然而,远程管理的风险在于,一旦管理者太依赖遥控指挥,会导致无形的危机随时来袭,例如预测失误、供应链断裂等,这无疑会使企业突然陷入大麻烦。斯坦福商学院院刊近期发表文章警告称,企业管理者应该定期亲临海外公司考察、分析业务情况,判断分支负责人的能力,并且与基层员工座谈。特别是在海外分支遇到经营困境时,他必须前往现场做出相关决策或经营调整。此举可以避免海外分支负责人弄虚作假或者能力不济,有助于将危机扼杀于萌芽之中,让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运转得更清晰、更顺畅,同时提振海外分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层管理者因为公务繁忙,在可视电话会议中,难免有时会一心二用,比如接听其他电话、查看短信或者邮件,这些举动在管理者自己看来可能并无大碍,但屏幕另一头的海外分支员工难免会感觉自己并不受重视,而面对面的交流不但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向海外分支员工传达鼓舞、赞许等积极信息。
  今年母亲节,宝洁公司在英国电视媒体推出以“认识、赞美和感谢”母亲为主题的广告,首次将企业名称与旗下碧浪、金霸王等品牌联系到一起,展示自己作为50个家居品牌“母亲”的形象。此举得到了不少业界和学界人士的肯定,他们认为企业整体形象推广能够把信赖感传递到旗下的各种品牌。其实,宝洁在这方面算是“迟到者”。20年前,雀巢就在旗下6000多种产品上统一使用公司名称,其营销与销售总监珀特赖亚·海奈表示,起初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理念,但企业品牌推广无关某个具体品牌与客户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而是要表明谁生产了这种产品。联合利华营造企业整体形象的努力也开展了近10年之久。该公司品牌副总裁保罗·纳维特说道:“消费者更愿意从一家自己熟悉和信赖的公司购买产品。员工们希望自己从事的工作能带来自豪感,而有才华的人乐于效力于受人尊敬和信赖的公司。”宝洁对自己的海外市场研究已经证实了打造整体形象的必要性。不过,企业整体形象塑造也是一柄双刃剑。品牌咨询机构Piglobal首席执行官唐·威廉姆斯说,企业品牌推广同样也很容易事与愿违,如果某些地方出了差错,可能会损害整个产品组合的声誉。
  在企业里,上下属之间如何沟通才最有利于推动任务的执行?如果沟通已经十分顺畅,上级还有必要一次次重复,“重锤敲响鼓”吗?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桑达尔·尼利与西北大学商学院教授保罗·里昂纳迪带领研究小组,对6家不同公司的13位中层经理人进行了长达250小时的跟踪调研。研究发现,中层经理人适量地重复信息将对推进下属完成任务产生惊人的效果。研究小组发现,中层经理发出的每7条信息中至少有一条是之前信息内容的重复,或者是用另一种沟通手段重新表达了一次——比如之前用口头交代的事情,通过电邮、语音邮件、即时通信工具沟通等方式再次强调。研究者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重复的经理人在推动项目进度方面更有成效,因为不定期的重复与强调将使陷身信息洪流中的下属对该做的事印象更深刻;有效运用重复信息的经理人更能得到下属的好感和尊敬,而未能掌握这种技巧的经理人则经常在项目后期处于救火状态。在表达方式上,研究小组发现,下达任务时迅速进行面对面沟通,之后再不定期以其他方式重复提醒,这种方式组合的效果最为显著。
  为什么同样生产数码产品,苹果的出品能带来充满与众不同的惊喜?为什么同样遭受社会的歧视,只有马丁·路德·金能够领导美国的民权运动?为什么有那么多拥有更大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的发明者,最后还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著名的营销顾问西蒙斯·涅克提出了一个“黄金圈”理论:三个同心圆,最里面一个是WHY,中间一层是HOW,最外面一层是WHAT。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是从里面的圆逐渐推到外面,而创造了伟大作品、引领了伟大运动的人们,其思考习惯则恰恰相反。以苹果为例,其他很多电脑公司在以这样的思维顺序劝服人们进行购买:“我们生产电脑。它们性能卓越,使用便利。快来买一台吧!”而苹果传递信息的顺序恰恰相反:“我们永远追求打破现状和思维定式,永远寻找全新的角度。方式是我们会设计出性能卓越、使用便利的产品。电脑是我们产品的一种。想要买一台吗?”逆向思维的真相在于:要想最大程度影响他人,最关键的不在于传递“是什么”的信息,而在于给出“为什么”的理由;人们最在乎的也并不是实现供需之间的匹配,而是达成信念的契合。
  在当下商业世界,“管家”这个诞生于15世纪的称谓看上去早已过时。然而,INSEAD领导力教授兰德尔·卡洛克在INSEAD Knowlege撰文指出,很多表现卓越的家族企业仍在奉行欧洲古老的管家制度,管家制度也被认为是最佳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之一。原因在于,管家制度通常更加注重长期绩效,这与众多家族企业“基业常青”的愿景不谋而合。在家族企业中,管家制度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关注数十年的长远目标,而非短期财务表现;帮助家族成员和引入的企业经理人团队聚焦于共同的目标,减少因彼此摩擦而祸起萧墙的可能,为企业增长提供更强的团队归属感与凝聚力。卡洛克认为,家族企业在当下时代所面临巨大的机遇:顶尖级家族企业的表现通常会比纯粹由职业经理人组成的企业表现更佳,因为它们能够将专业化运营与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维系有机结合起来,用策略和逻辑来管理企业,同时用情感和认同来激发团队。卡洛克还指出,如果能将董事会制度引入家族企业,将家族承诺与企业战略潜力结合起来,家族企业就能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保持持久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