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会议有利于恢复信心

2011-12-29 00:00:00唐书彪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1年1期


  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说,本次会议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是重建了哥本哈根会议后人们对对话和多边机制逐渐丧失的信心。
  
  墨西哥坎昆当地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决议后,终于落下帷幕。这次会议于11月29日开幕。
  会议在认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在、适应、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说,本次会议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是重建了哥本哈根会议后人们对对话和多边机制逐渐丧失的信心。坎昆会议取得两项成果
  中国代表团在坎昆会议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对坎昆会议做出积极评价,认为会议取得了两项成果,一是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保了2011年的谈判继续按照巴厘路线图确定的双轨方式进行;二是就适应、技术转让、资金和能力建设等发展中国家关心问题的谈判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谈判进程继续向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比较积极的信号。
  按照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的说法,我们甚至可以判定,坎昆会议是基本成功的。12月9日深夜,解振华在中国代表团住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坎昆会议必须要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在现在的《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和哥本哈根政治其识的基础之上向前进。第一是方向不能变,第二是应该有所前进。
  
  离中国的希望还有距离
  
  《议定书》特设工作组案文草案敦促《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包括大部分发达国家)提高减排决心,并进一步同意《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利用碳排放交易等机制实现减排目标。
  《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案文草案则指出,《公约》各缔约方应该合作,尽可能促使全球和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认可发展中国家达到峰值的时间稍长,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减贫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优先事务。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历史责任必须带头应对气候变化及其负面影响,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可预测的资金、技术以及能力建设。
  草案还决定设立绿色气候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不过,该草案并未明确阐述这一长期资金的来源。
  两份案文获得出席大会的194个缔约方中的193个缔约方同意,成为决议。
  如果把坎昆会议通过的两项决议同解振华在8日下午高级别会议上代表中国提出的四项建议做个对比,我们的结论是,坎昆会议的成果,离中国的要求还有距离。尤其是决议只是要求《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而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但谈判本身就需要各方做出妥协和让步,所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说,决议案文均衡地反映了备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但中方感到满意。
  
  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坎昆会议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发表文稿说,作为“77国集团+中国”的一员,中国全面、积极、深入地参加了坎昆会议各个议题的磋商,并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协凋和与发达国家的对话,支持主席国为确保会议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所做的努力,广做备方工作,为坎昆会议按照巴厘路线图达成平衡的成果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中国代表团说这话是有根据的。
  在12月9日夜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解振华表示,中国对召开坎昆会议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抱着强烈的政治意愿,是来补台的,要确保会议取得积极进展。
  解振华说,中国跟美国、慕础四国、小岛屿吲家、非洲国家等各个国家之间部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实现双赢多赢的工作。在坎昆这些天,他每天安排12场会而,几个副团长也见了很多国家的代表团,通过双边的磋商、会谈,反复给各方做工作,增信释疑,消除误会。
  解振华介绍,这次会议设了五个领域的协调员,中国代表团主动找他们,就各自领域争议最大的问题,反映中国的诉求。仅共同愿景的问题,他本人就同瑞典和格林纳达的部长谈了两次。
  会议期间,解振华还见了很多NGO。单是9日下午,他就会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个NGO代表,用1个半小时回答了他们关心的问题。
  解振华强调,这次在坎昆,中国代表团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天天都有吹风会、发布会只要有时间,要求采访的中外媒体都给以安排。仅9日夜里,他就接受了本刊和墨西哥国家通讯社等几个媒体的采访。
  绿色和平全球总干事库米·奈都说,中国代表团在坎昆大会期间体现出的积极姿态是令人鼓舞的,而与此同时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实际行动。中国所做的努力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贡献,更帮助中国在未来的绿色低碳发展竞赛中占据了优势。中国代表团对公民社会的开放态度同样值得赞赏。代表团认真倾听公民社会的声音,这使我们倍感欣慰。中国赞赏大会的组织工作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方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会和大会非正式会议等各种场合,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多次肯定坎昆会议的组织工作。
  9目,他在接受本刊和墨西哥媒体采访时说,墨西哥为开好这次会议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和团结工作。在这次会议的筹备和组织中,始终坚持了公开、透明、包容性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在这一点上,坎昆会议吸取了哥本哈根会议的教训,做得非常好。
  坎昆会议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又及时发布文稿,祝贺墨西哥政府的出色表现,也肯定和感谢秘书处的积极工作。中方表示,东道国为确保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缔约方驱动,付出了辛勤劳动,做出了精心安排,努力保持谈判进程的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为备方创造了充分沟通和磋商的良好平台,为会议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务,使得此次会议总体上得以在比较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为推动谈判取得成果发挥了独特作用。棘手问题留待南非会议解决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结束后立即明确表示,坎昆会议未能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这意味着2011年的谈判任务将十分艰巨。
  中方认为在南非德班会议上,各方需要拿出高度的政治意愿,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建立有效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技术转让、适应等机制安排,圆满完成巴厘路线图授权的谈判任务,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
  对于南非会议的前景,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说,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在南非会议上会进一步体现出来,“从这次(坎昆)会议的气氛看,各国代表对南非会议还是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