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
1926年,卢作孚从四川实际情况出发,开展长江航运事业,依靠集资购买了第一艘70吨的小轮船。当时,长江内河航运多被外国轮船公司所垄断,刚刚诞生的民生公司无力展开直接竞争。民生公司奉行“避实就虚,人弃我取”的经营方针,瞄准了那些外国公司所没有涉足的长江支流和业务不多的航段,填补中小市场空白。一边服务当地百姓,一边默默积累壮大。
1936年,民生公司轮船总数达48艘,总马力41252匹,成为长江上游实力最强的航运公司。在与美资捷江公司的竞争中,民生公司依靠内部团结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口碑。民族感情的砝码也向民生公司倾斜,有的旅客为了乘坐民生公司的轮船甚至不惜多等几天。
击败外资公司、控制川江的运输权的真正意义在两年后体现出来了。1938年10月,卢作孚临危受命,匆匆赶往汉口、宜昌,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后来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他集中民生公司所有轮船,以平时1/10的运费,冒着日本飞机的轰炸扫射,从镇江接运上海、无锡等地撤退的工厂;从南京接运撤退的机关人员和学校的师生、仪器、图书;从芜湖接运撤退的金陵兵工厂;从武汉、宜昌接运撤退的所有兵工厂和钢铁厂。民生公司在先后有100多名职工牺牲,60多人受伤,20多艘轮驳船被炸沉、炸伤的情况下,共抢运出各地军工物资10多万吨,还抢救了大批学生、难民进入四川。卢作孚与民生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大义以极其光辉的一页载入史册。
秩序化与民主化的管理
卢作孚曾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和考察了中外企业管理,并总结民生公司的管理经验。1945年他出版《工商管理》一书,提出“管理的要求在使事业中人力物力配合活动达到最高效率,即要求以最少人力,最少物力,最快时间,换得最多结果,最好结果”。这是卢作孚对企业管理的简单定义,而其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秩宁”与“民主管理”。
建设秩序第一,科学划分部门。卢作孚说:“一事业而有一群人工作,即必须此一群人各有职掌而又相互配合;必就事业管辖之区域或范围或性质划分部门,或在某种范围之下再分性质,或在某种性质之下再分范围。”
第二,分工合作。卢作孚强调:“必须有明确分工。”即“每一部门各有其明了的责任”,“每人各有职掌而又相互配合”。
第三,上层机关管理下层机关,层层节制,层层负责。随着民生公司的发展壮大,卢作孚十分重视管理层次、管理跨度以及层次横向关系问题。
第四,实行组织约束个人,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组织最重要之意义,在兼擅分工合作的长处,尤其在以社会的秩序监督个人的行动。吾人不能相信任何人之任意行动,而应相信任何人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秩序的行动。”
第五,计划为各项工作的前提。卢作孚说:“任何事业,事业中任何部分之事务,乃至任何个人之工作,均须有计划”,从而提出“无计划勿行动”的原则。
民主管理卢作孚反对个人独断的领导方式,积极倡导民主管理,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畅所欲言。他指出:“一事业而有最高才能的领导者,不在其凭个人的天才监督人群,而在能建主人群的秩序监督个人,不但应当发挥每一工作人员的能力,尤其应当发挥整个社会组织的能力。”
卢作孚曾专门撰写了《我们的要求和训练》一文,强调上下职工之间一定要亲切,及时沟通与了解。经理人应深入基层与职工随时交流与探讨,聆听下属的想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公司提倡团体活动,培养职工间的感情。对人要保持亲切的态度,—视同仁,不仅要对职工亲切,也要对旅客亲切。对于职工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就要给予赞美和庆贺,对于某些职工存在的缺点,要有宽容的胸怀帮助其改正,对于职工遇到挫折时,要给予鼓励与关心,以增强其勇气。
卢作孚提出,“暇时的商讨”也是提高效率、促进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与工作人员的商讨,也是促进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某一部的工作不紧张的时候,你就找着某一部的人询问和讨论他那—部的工作情况及改良方法。”
*****
卢作孚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他在探索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以秩序化、民主化为特色的组织管理思想,既有儒家文化特色,又有西方科层管理和民主效率的精粹。从这个意义上讲,卢作孚正是民国企业家的杰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