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开展干部教育。在抗战时期,河南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战争的进程。这一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河南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
作者简介:刘璐(1989-),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人。现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68-02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抗战期间,河南原本已经落后的教育、文化事业遭到日军的进一步摧残。尽管国民政府为了使教育不至于中断,采取了诸如组织战区大、中学校向后方搬迁,成立联合中学收容失学学生,开班进修班,大力推行国民教育等措施,为河南教育在困难时期保存了一线生机。但是这仍是建立在反共基础上的,河南的教育事业仍是在风雨中飘摇。
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政策的制定
任何阶级或政党兴办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为本阶级或政党服务的各种人才。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阶级或政党的历史任务是不同的,这就使教育发展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作为深入敌后,在抗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无疑十分重要。由于干部在引导、教育和发动人民大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时干部之中绝大多数出身工农,文盲占很大比重,加上长期处于农村战争环境,缺乏马列主义的基本修养,在实践中往往靠经验办事。因此干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抗日根据地把干部教育放在首位,这既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教育经验的发展。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的培养大批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争任务。”【1】因为想要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必须发动群众,想要发动群众,就必须培养大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展开斗争的干部。为了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的干部队伍,194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通过《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在职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又应该是第一位的。”【2】在党中央高度的重视下,各根据地迅速掀起了干部教育的热潮。
二、河南地区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发展
根据地创立后首先建立发展起各级党校、各类干部学校,培养各级党政军干部。1938年2月,中共中原局在竹沟创办军政教导队,由彭雪枫负责,其办学方式、组织机构、训练内容教学方法均参照延安抗大的办法执行。到1939年秋结束,共毕业4期学员,1400多人。1939年春,新四军游击队随营学校在永城县成立,1940年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彭雪枫。5月,又成立了区党委党校。1941年5月迁到安徽。在这期间在永城里共毕业了两期近千名学员。
1941年春,新四军第五师随营学校在鄂豫边区成立,1942年2月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校长李先念。它以培养忠实于国家,能在地方和军队中做军政工作的干部为宗旨。学校设预备队、本科班和高级班。在抗战时期培养了8000多名干部,是豫鄂边区的最高学府。1942年2月,豫鄂边区高级行政干部学校创办,以“培养政治经济干部,担任抗战建国工作,建立民主政权,巩固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宗旨。”【4】分高级班和普通班,共设行政和经济两个系。首届招收新生500名,最多时达到700多人,于1943年并入洪山公学。1945年2月,豫鄂边区政府在信阳县西望山的浆溪店村创办了豫鄂边区建国公学。直至8月中旬日本投降时,600多名学员毕业,大部分到新四军第五师工作。
而在晋冀鲁豫边区,则是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抗战建国学院和鲁迅艺术分院。这些学员毕业后分赴根据地和部队中去,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中,成为根据地建设和各方面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的特点
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坚持“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首先是缩短学制。在抗战时期,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抗日根据地经常在“扫荡”与“反扫荡”中办教育,不允许学制太长。另外抗日斗争急需各种干部,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提高干部素质,必然会影响到革命工作的开展。正如毛泽东说的:“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①学校培养要服从革命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大都根据形势缩短了学制。如军政教导队学制3个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学员修业6个月等等。这些学校的学制,与通常意义上的四年制或三年制都要短得多。
其次,课程设置简化,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战争时期,形势紧张,干部的需要十分紧迫。学员在各高等学校中接受教育训练,一般时间都较短,因此,要求各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编方面要选择最必需和最主要的。使他们一离开学校,就可以用他所学的东西,来为抗战建国努力奋斗。例如抗大十分校在制定教育计划时,一门学科、一个单元、一节课都要有中心。教学必须要把握中心,强调中心,围绕中心。讲最重要的部分。如,各军事队教育计划应以军事课为中心,在军事课目内,又以战斗课为中心。战术课目,则以进攻战、游击战、夜战为中心,而在战斗全过程中则以勇猛果敢的近战为中心。政治队以政治教育为主要课程,连级政治队,则以党的建设,政治工作教育为中心。
最后,教学方法因时因地制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学校,继承了以往苏区干部教育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在具体教学的过程,针对学员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能“因人制宜”。利用座谈会、讨论会,互相启发,集体研究,使有丰富斗争经验而文化水平较差的学员,与具有大学或中学文化水平缺乏斗争经验的学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抗日根据地的各学校,努力打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各学校都极为重视教学实践,适时地组织学员参加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活动。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马列主义,更主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学习,让学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
四、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的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根据地教育日趋成熟的时期,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经验到理论逐步提高。因此,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在整个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日趋成熟。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制定“实行抗战教育,使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教育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高等学校,都严格遵循这一方针,明确了本校的培养目标,把培养合格的抗战干部作为其首要任务。如抗大编写的《抗大组织条令》中明确指出:“本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施国防教育,培养具有高度民族意识的忠于国家民族与社会解放事业的干部,争取抗战胜利及实现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5】
由于中國共产党制定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干部教育迅猛发展起来。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极大地满足了抗日战争的需要。抗日军政大学培养的革命干部【6】活跃在抗日前线,使敌人闻风丧胆,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敌人对抗大恨之入骨,甚至叫嚣“宁愿牺牲二十个日本人也要换取一个抗大学生,牺牲五十个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干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政治远见、忠诚、积极、正直、不谋私利,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的先进分子。通过在干部学校的培训,使整个干部队伍的知识层次,工作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总之,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虽然从时间跨度上只有8年时间,但它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等几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教育上不懈探索的成果。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适宜国情的干部教育方针,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强大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干部,直接投入了抗日战争中去。研究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注释:
【1】《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教育创新的历史经验及启示》,王新栋 惠海涛,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
【2】《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教育创新的历史经验及启示》,王新栋 惠海涛,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月。
【3】《1943年学校教育展望》,赵李,载豫鄂边区《新民主》,1943年11月5日。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
【5】《中共党史资料》(第七辑),中共中央党史征编委员会编,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55-56页。
【6】《革命熔炉》,李志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119页。
参考文献:
1、《河南抗战简史》,中共河南省委党委党史研究室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河南抗日战争史》,王全营、赵保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河南通史》(第四卷),程有为, 王天奖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老解放区教育简史》,陈元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
6、《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董纯才,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7、《革命文献 六十辑——抗战时期之高等教育》,杜元载主编,1972。
8、《河南新志》,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重印,1988。
9、《论抗日民主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地位》,申绥改,2003。
10、《抗战时期根据地教育的特点及影响》,谢丹芳,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5月。
11、《抗日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概况》,连徳先,郝小梅,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