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凯特
女儿的约会之夜
[美]彼得•凯特
前幾天,我惧怕多时的那一刻终于来临。15岁的女儿问我,她是否可以和一个男孩去约会。
这几年,我和妻子一路看着儿子对异性越来越感兴趣,觉得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
现在轮到女儿头上。一想到她会跟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泡在一起,我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为了女儿的安全,几年前,我就暗下决心,要让她在我眼皮子底下待得越久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不太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对异性产生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我自己的精力也越来越不够用了。
养儿子可是另一回事。我们盼着他快快长大,那意味着他可以割草,搬动重物,甚而从家里搬出去自立门户。相反,天下的老爹都希望女儿永远是缠着自己的那个小丫头,但是从有男孩进入她们的世界起,小丫头就开始长大了。
使我感觉更糟的原因是我是个过来人,当年也是个毛头小伙子哇。尽管时隔久远,我还是清楚地记得,我在青春期时就对一件事感兴趣,那就是女孩子。
女儿本想去电影院或商场进行她的第一次约会。那怎么行呢?电影院里那么黑,而商场那么大的地方,警察太少(不好意思,是保安)。我和妻子商量之后,得出结论:让女儿和一个毛头小伙子单独待在一起,最安全的地点就是家里。男生来到我们家以后,可以跟女儿在客厅里看电视,我和妻子则坐在厨房里。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吗?厨房到客厅的距离是37英尺,我3.5秒就可以奔过去(我实际测算过)。
男孩来了,我一边笑着和他打招呼,一边使劲地握了握他的手,让他知道我是多么“大力”地欢迎他的到来,他可以很容易就被我处理,埋到我家的后院里。
他们坐到沙发里,开始看电影《泰坦尼克号》。妻子和我坐在厨房里。我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侧耳倾听门那边的对话(每当他们不说话时,就是我俩最揪心的时候)。每隔几分钟,我俩总会找个什么理由到客厅里去,顺带着问问他们,是否需要爆米花和苏打水什么的。
一切都进行得挺顺利,直到妻子突然问我他们在看什么。我说:“《泰坦尼克号》。”她惊恐地盯着我。
“有什么不对吗?”我有点儿急躁了。
她没回答我,只是用手在窗户上画着什么,就仿佛身处一间充满蒸汽的房间。这个场景突然帮我恢复了有关这部电影的全部记忆——《泰坦尼克号》不是有关大船撞冰山的纪录片,而是一部偷渡者怎么勾引上流社会年轻女子的爱情片。
我从椅子上跳起来,蹿进客厅。我绝对用了不到3.5秒。看过溜冰运动员是怎么在刚打磨过的冰面上发挥的吗?我就是那样的。
(果子摘自《润》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