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成空楼
福建永定县的土楼建筑已经被印在中国邮票上,有些通过卫星拍摄的照片甚至被美国军方误认为是导弹发射井。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由客家人和闽南人建造的成千上万的“土制建筑”,都居住着整个家族的成员,相当于一个个的村落,是表现中国氏族生活的最好证明。
但是,随着中国氏族传统的衰落,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离开土楼,搬到现代化的楼房里,因为楼房能提供比土楼更便利的生活条件。土楼建造止于上个世纪,现在建造的技术工艺正在消亡。联合国试图保护那些经过岁月洗刷后残存下来的遗迹。虽然中国政府将其开发成旅游景点,胡锦涛主席去年农历新年也参观过土楼,但这些建筑却没有得到过系统的保护或修缮。
“人们不再打扫这些土楼,”28岁的土楼居民江清站在环兴楼的阳台上说,“一旦人们离开,生态系统也将全部崩溃。”环兴楼是永定县无数典型土楼中的一座,已经有500年历史了。这座土楼曾经住过100个家庭,但现在只剩下十多个人,只能看见老人们在里面出出进进。一天下午,他们将堆在土楼大门口的柴火搬到了附近的储藏室,这是当地政府要求的,为了避免旅游者看到这乱糟糟的情景。年轻人都搬出去了,很多住在两个小时车程外的沿海城市厦门,大部分在那里从事着卑微的体力劳动。
“文革”期间,政府还试图拆散这些氏族成员。集体公社建了越来越多的土楼,然后随机分配人员住进去,这样每个家族都有其他公社的成员。当“文革”结束后,人们各自又回到了自己的家族。学者黄汉民说:“他们保护的仅仅是建筑本身,但是人都走光了,生活的空间已经消失了,我们只是在保护一座遗迹。”
(来源:《纽约时报》)
中国演奏家并非“没灵魂”
对许多乐迷来说,中国钢琴家就是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没有个性音乐的代名词。但几位充分显示出个性的演奏家驳斥了这一刻板印象。
生活在纽约的王羽佳就是这些有个性音乐家中的一员,今年24岁,外表腼腆,却拥有着自己的音乐世界。面对质疑,她回应说,“这是一种谬误,不存在比别人更好或更糟的钢琴种族,只有有个性的艺术家。我不是女版郎朗,更不是像我听说的反郎朗的人。”王羽佳14岁离开北京前往费城,为自己打造出完美的技术、敏锐而淳朴的感受力和真实的叙事感。
对中国人这种比其他人更快地演奏一切的、有慑服力的演奏能力,皮埃尔•雷亚什十分清楚,这位法国演奏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名誉教授。他发现那里的平均技术水平并不比其他任何地方差,但他也不认为会有更多中国钢琴家走上国际舞台,“当一名学生超脱奖项,他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比其他国家最优秀学生的水平高出百倍。人们总是说希望像郎朗一样,但无论他的怪诞举动是否令人不快,他在演奏速度和思维敏捷方面都超过了许多演奏者。”
(来源:《费加罗报》)
留住奢侈品消费者
中国游客在境外“血拼”的现象很引人注目,不过,大多数人其实并非想象中的富豪,更可能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出境大手笔消费的原因无他:高档消费品在国内太贵了。
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在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中,有20种高级品牌在中国境内的售价要比香港贵45%左右,比美国贵51%,比法国贵72%。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形容,高档消费品在国内外的价格差距问题对中国人“不太合理和公道”。
突出例子就是在中国境内代工的苹果产品iPhone与iPad,由于太多居民出境到香港购买多台iPhone与iPad,去年10月,中国海关开始对居民个人购买入境的iPhone与iPad征税,结果引起民间抱怨。当局多年来对高档消费品采取的高关税政策,受到舆论批评。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上承诺,将解决部分奢侈品国内价格高于海外价格的问题。姚坚透露,商务部正与海关总署和税务部门完善内销政策,要通过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完善分销体系以及合理化税制来逐步解决问题。他也呼吁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给予公平的、合理的价格定位。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