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和雨
(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上海 200040)
上海市静安区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吴和雨
(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上海 200040)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建筑业发展呈现出企业数量减少,但从业人员增加;总产值下降,但装饰装修份额稳定;劳动生产率上升,但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下降;施工外向度增加,但房屋竣工面积下降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后续发展地域空间有限、企业管理形式粗放、应收账款拖欠严重等制约因素。为此,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形成配套服务,深化建设理念;开拓业务思路,形成产业联动;规范招投标市场,加强监管工作;发扬世博精神,做好人性化施工。
建筑业;现状;制约;对策
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组成部分,为上海市静安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直接重要的物质条件,在商务楼宇、市政基础、道路交通与地下空间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当地建设高品位商业商务区与生活居住区的基石。
2010年,静安区资质内建筑业共计97家,比2009年减少16家,建筑业总产值为39.24亿元,同比下降6.8%。2010年受世博会期间工程项目施工管制的影响,新开工面积为19.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9%。
1.企业数量减少,但从业人员有所增加。静安区资质内建筑业仍以专业承包资质为主(B级资质),占全部企业数的78.4%,其中70家以装饰装修和安装业为主要业务活动。
2010年,静安区建筑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是15209人,同比上升22.7%。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绝大部分从业者是外来务工人员,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主要工作岗位。在企业数下降的同时,从业人员却呈上升趋势,说明建筑业企业平均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
2.建筑业总产值下降,但装饰装修产值份额稳定。一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21.5亿元,总承包资质企业完成产值20.15亿元,均占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9年和2010年,装饰装修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46.59%和46.33%,表现平稳,且相对于2008年16.74%的份额大幅攀升,企业从施工领域进一步向装饰装修和安装工程方向发展(表1)。
表1 2009-2010年静安区A、B资质建筑业产值明细
3.劳动生产率略有上升,但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下降。2008年至2010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静安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依次为25.56万元/人、20.61万元/人和21.35万元/人,2010年比2009年上升了3.59个百分点。其中,一级资质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二级及二级以下资质建筑企业。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大,相应的工资、福利体系都不是很完备,甚至有的企业财务数据年末还会有差异化的变动调整。据2010年年报数据测算,该年度资质以上建筑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下降10.5%。
4.施工外向度增加,但房屋竣工面积下降。近年来,静安区建筑企业的市场更为开阔,2010年在外省市完成的产值为6.93亿元,比2009年同期上升8.6%;其主要分布在长三角辐射区,其中浙江、江苏的产值占58.8%。然而,房屋竣工面积逐年下降,2010年为29.59万平方米。住宅所占比重大幅下滑,房屋类型趋于多样化,其中批发和零售用房、卫生医疗用房、科研用房都是2010年新增的建筑房屋类别(表2)。
表2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全区建筑业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制约因素。
1.后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有限。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同时也是面积最小的城区,仅有7.59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其中还包括愚园路、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三大历史文化风貌区及历史保护建筑,近年来施工项目中旧区改造、保护性置换建设等改造工程的比重上升,与上海其他区县相比,新建大型工程的扩展空间不大。
2.企业管理形式粗放。目前,静安区建筑企业仍部分存在以传统技术为主、粗放管理的运营模式,特别是私营企业在管理上不规范,影响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提高。2010年,全区总分包资质建筑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支出25928万元,同比增加914万元,其中管理费用为2119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7万元。
3.应收账款拖欠严重。2010年全区总分包资质建筑业应收账款25698万元,其中被拖欠的竣工工程款10709万元,同比增加627万。由于资金大量被拖欠,企业更多地趋向通过增加贷款组织生产,甚至形成巨额的“债务链”,严重影响其健康稳定发展。
针对现状,通过分析,特为推进静安区建筑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形成配套服务,深化建设理念。近年来,静安区建筑业在稳定发展房屋、土木工程建筑等传统行业的基础上,逐步开发新的施工领域,如装饰装修、安装工程等。今后,建议结合静安区国际化的发展方略,全区建筑业提高品位定位,向高端、精锐、深化的方向发展,勇于创新、严管质量,致力于形成土木工程建筑业、线路管道设备安装业、装饰装修业等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的建筑产业队伍。在提升工程品质的同时,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与静安双高区域建设相结合,融入文化、舒适、便捷等现代化需求因素,发掘企业自身特色,为打造国际静安添砖加瓦。
2.开拓业务思路,形成产业联动。建筑业与国民经济系统中的许多部门相关联,上游涉及钢材、木材、水泥、玻璃、五金等多个行业,下游联系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静安区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高效规划的基础上,建议下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与全区商业、会展、城市建设、信息通讯等重点行业联动发展。同时,做好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等行业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的整体水平。通过产业链效应,突破粗放型增长的瓶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3.规范招投标市场,加强监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业经营提供多元化支持与帮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合理竞标的有关规定,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健康、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秩序,杜绝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进场,完善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在保护广大建筑企业利益的同时,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强化企业在建设、施工、监理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商务楼宇安全、居民楼道安全等方面的重点检查,为经济发展做好安全保障。
4.发扬世博精神,做好人性化施工。加快建筑业发展,突破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发展模式,需要发扬世博精神,提升工程项目附加值,增产节约。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增强企业的隐性核心竞争力。从采用新型材料到创新施工技术、降低施工噪音,从绿色施工到加快培养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将人性化施工与生产建设相结合,走出一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全方位推动建筑业在21世纪的新一轮发展。
10.3969/j.issn.1674-8905.2011.11.015
(编辑:周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