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清晨,在广场上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风,凉丝丝的;云,灰蒙蒙的,看不见一丝阳光,仿佛周围的万物都被抽去了灵魂,没有生机,无论是花,是草,还是树……目光突然被吸引,定格在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个小女孩托起下巴,笑眯眯地向天空望去。顺着她的视线,我心中不由一惊——那不是风筝吗?
在我七彩斑斓的童年里,也曾有一只风筝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儿时的我,也常像小女孩一样,趴在草地上,天真地幻想:假如我能像风筝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和清风作伴,和白云谈心,和鸟儿唱歌……那该有多好!
原以为风筝是自由的,而现在才知道它也被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原以为风筝是无忧无虑的,而现在才知道它和蓝天、白云、小鸟间有一层膜纸。也许风筝也想走自己的路,可身上的线不允许它那样做。也许风筝也不知道身上的线到底是善意的指引,还是恶意的束缚。望着风筝,我想到了自己。成长真的意味着更多的烦恼?
起风了,女孩的父亲用力地拉着风筝线。“爸爸,线要断了。”女孩心急地喊着。我心中不由一喜:风筝要自由了。线终是断了,而我却无法开怀。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乱窜,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任由风的摆布,它不知怎么办是好!
风渐渐小了,风筝缓缓地落下来,被一双关爱的小手捧回了家。云渐渐散了,露出一片湛蓝的天……
指导教师:赵桂珠
简评
此文短小精致却意蕴丰富。作者从风筝的被牵绊想到了自己的成长——被种种条条框框所约束着,进而产生希望风筝能挣脱绳索自由飞翔的念头——其实也是作者希望自己能自由自在成长,却发现挣脱了绳索的风筝“在空中乱窜,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任由风的摆布”,进而产生了迷惘:成长如果被很多东西束缚着,便会因此而得不到自由的发展;但倘若缺少了那一些必要的约束和牵绊,是否又会没有方向坠入黑暗呢?文章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此哲理,但读者可以从中窥见。
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