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 淑惠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促进大学更好更快发展—大连大 韩国韩东国际大 交流情况简介
李 , 淑惠
2011年8月8 日至12日,为促进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科的国际化拓展,根据大连大学与韩东国际大学签订的友好合作协议,接受韩东国际大学的邀请,经济管理学院李英、赵淑惠两名教师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教育科学部、韩国国家委员会共同发起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培训项目,也得以有机会向与会代表全方位地介绍大连大学和经济管理学院突飞猛进的发展。该培训宏大的全球视野、韩东国际大学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和独特的大学文化以及校企合作的丰富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该项目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姊妹大学计划UNITWIN——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旨在就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全球领导能力建设及制度建设问题开展国际合作院校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项目主办方为韩国韩东国际大学、韩东大学全球管理与领导力研究院及国际发展合作中心,包括大连大学、印度巴特那国家工业大学、泰国清迈大学、缅甸工业大学、蒙古财经大学在内的5所高校近30名教师、研究工作者及MBA学生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全程使用英语进行报告和交流。
项目议程有三:其一为主题发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Mr.Getachew Engida、韩东大学校长Young-Gil Kim教授就推进南北教育合作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殷切希望;韩东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延边科技大学副校长Dr.David Kim做了题为“全球领导力与能力建设”的主题报告;来自浦项科技大学的张秀荣教授、韩东国际大学的方晴禄教授、Eric Enlow教授和柳基善教授分别就地区发展的适用技术、国际发展合作中的相关问题及挑战、全球法律环境以及韩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做了主题发言及研讨。
其二,由来自各个国家的代表分别就中国、印度、泰国、缅甸、蒙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进行了专题报告。我们代表大连大学就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政策以及大连大学的发展和与会者进行了报告和交流,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了解了中国和大连大学、展示了经济管理学院普通教师的风貌,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其三是企业参观。在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三星电子、OSG株式会社、现代汽车、浦项制铁等韩国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和韩东国际大学合作密切的企业,教授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带领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参观,我们对韩国的财阀经济、科学管理、企业文化以及国际化有了更感性的认识,这些企业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和对企业文化的高标准高投入给我们印象尤为深刻。
为期一周的大视角、高标准、国际化的“全球领导力”培训项目为校际间的国际沟通与合作提供了优秀平台,让我们成功地迈出了国际交流的第一步,也对全球领导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韩东国际大学成立于1995年,位于韩国南部城市浦项,是一所年轻的国际化水平相当高的大学。国际化水平的标志是学生、师资和课程的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水平。韩东国际大学现有本科生3,403人,来自75个国家,教师国际化水平达31.4%,在韩国最具全球化大学中排名第四。学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有交换学生、合作科研、访问学者,也会组织学生到国外进行旅游、实习或者开设课程。在这种国际化氛围的培养中,学生对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和领导的能力。
负责会议接待的两个韩国学生志愿者Clint和John,一个负责对外的联络,另一个负责对内沟通,在会议期间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服务水平之高,办事效率之高给每个与会者留下的很深的印象。来自蒙古财经的12个MBA学生是清一色的优秀女孩,她们是韩东国际大学和蒙古财经大学合作办学的结晶。她们有的在日本留过学然后回国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她们身上也能感受到国际化教育带来的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领导力。
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成为韩东国际大学快速成长的催化剂,也为大学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实现了从新兴大学到国际化大学的飞跃,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大学的成功不在于大楼,而在于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塑造学生价值体系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大学的首要责任。
韩东国际大学以“为何不改变世界?”(Why Not Change The World?)为校训,以基督精神自律,培养技术精英的同时,塑造学生诚实正直、踏实自律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在韩东国际大学,学生期末考试不设监考老师,完全由学生自我约束和监督;在校园里不论教师学生都不饮酒;在教学楼和宿舍设有垃圾分类回收箱,师生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师生不仅注重自身修炼还积极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人们,比如帮助非洲贫困地区的人们安装太阳能设备等。“为何不改变世界?”的校训体现着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学生踏实自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领导力,韩东大学的毕业生在企业和社会中非常受欢迎。
在教授们的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让我们印象很深的是笑容可掬被学生们称为“肯德基爷爷”的柳基善教授,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这是我的使命(This is my Mission)。”他曾经是Eland集团的CEO,在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他经常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这个假期为了组织UNESCO的培训项目、给蒙古MBA学生授课和筹备会议,他也很少休息,但无论多忙多累,他都没有抱怨,总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我的使命”。教授告诉我们韩国人最爱讲的口头禅就是“快点快点”,这已经融入了韩国人的基因。在二战后韩国曾经是最贫穷的国家,但韩国人正是凭着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创造了70-80年代以每年10%高增长的汉江奇迹,于1995年以人均1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人均收入降至8490美元,从高收入国家跌入中等收入国家,但很快以举国之力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所有债务,重返高收入国家行列,成为世界11大贸易国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使命感和精神。
韩东国际大学的校园规模很不起眼,却以一种博爱的亲和、友善凝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在韩东国际大学每个学生都会参加由教授带领的Teamwork团队,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像家人一样,学生会为教授布置办公室,教授会带学生参加家庭party,在校园里处处弥漫着温馨的爱的氛围。给我们触动很深的还有无处不在的感恩和礼仪,每个人用餐前都会默默祈祷感激神赐予的每一餐,用完餐送回餐盘时说声谢谢,……感恩和礼仪融入韩国人的生活点滴。
在韩东国际大学和三星电子、浦项制铁等参观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有一面巨大的愿景墙,愿景墙上的巨幅图案是由很多很多的小照片镶嵌而成的,从远处看到的是一个宏大的图案,从近处看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不正是组织与个人关系最生动的写照吗?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韩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强调集体和团队,个人只有融入组织才会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相生相长,互动发展的密切关系。在韩东国际大学校企合作与互动发展表现在许多层面:首先,很多教师具有企业或政府高层工作的经历;其次,课程设置直接为企业的需求服务;最后,很多企业也以为学校提供学习的平台为荣。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义务和免费为学校的教学和实习提供场地和服务人员支持。
世界已变成地球村,每个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全球化背景。我们只有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多元化的世界,认识到存在的差异,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整个大学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相信随着国际化交流的系统推进和形成合力,大连大学的国际化办学能力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系大连大 经济管理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