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设立综合期刊阅览部的思考

2011-12-26 11:55孙秀菊李和顺李考生
关键词:馆藏期刊图书馆

孙秀菊,李和顺,李考生

(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河北 邯郸056038)

关于高校图书馆设立综合期刊阅览部的思考

孙秀菊,李和顺,李考生

(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河北 邯郸05603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用户需求的提高,复合模式成为目前图书馆存在的主要形态,但复合图书馆不应只满足在整个图书馆的这个大的范围上进行资源整合,这会造成读者数字化资源利用时的障碍,因此必须深化复合的“层次”,提高复合的质量,并对具体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

复合图书馆;综合期刊阅览部;实现形式

期刊资源一直是图书馆馆藏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读者70%的信息来源指向连续出版物,阅览部作为图书馆中以中外文期刊借阅、查询和检索并承担馆藏期刊组织和管理的一线部门,在传统图书馆时代的读者信息服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复合图书馆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将其职能进一步深化、拓展,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复合图书馆最早是由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于1996年在其一份计划Elib中提出来的,它强调在统一的用户界面下联合不同的供应商系统,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1]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实体馆藏和广义上的虚拟馆藏,复合图书馆的构建目标旨在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选择,利用全方位的媒介服务资源达到用户知识的深化,这是复合的优势所在,也是新时期读者需求驱动的结果,复合图书馆也成为继传统图书馆之后的新的信息组织形态,做为一种范式转变,将长期近似固化的存在下去,直至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的诞生。

但是,做为一个新生事物,复合图书馆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复合层次不高

“层次”是体现复合特征的重要环节,层次的高低直接反应着“复合”的范围、深度和质量。[2]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自1995年就已由国家图书馆启动,通过与传统图书馆构架的结合,形成了现代复合式图书馆,但是其结合的“层次”不够深入、不够细化,图书馆仅仅是形成了一层数字化的外壳,虚拟与实体的功能还是各自独立运行,并未形成合力。吴建中教授将这一现象总结描述为:“当数字图书馆发展起来以后,它的基本功能没有变,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像两张皮,互不相干,自我运行。”[3]反映在期刊服务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期刊数字化阅览的标志——电子阅览与纸质阅览不仅在空间上被分隔开来,在管理体制上也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传统的力量在顽固的阻碍着多种期刊媒介在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对于到馆的读者,他们不得不在纸质与数字化馆藏中做出唯一的选择,有时也许只是需要多跑几步路,但这却造成了新兴的数字化阅览成为了点缀,由于没有纸质阅读所带给读者的那种真切体验,电子阅览室最终部分或全部的异化为“网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资源整合存在障碍

虚拟与纸质馆藏在管理上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和融合,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存在数字化馆藏的经费持续增加,造成对纸质资源经费支出的挤占,对于两类资源的比例没有一个科学的分配标准,在此情况下,盲目的为数字馆藏让路无助于服务效果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图书馆期刊服务中同样存在。

(三)馆员的职业化进展缓慢

相比较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员的职业化进展非常缓慢,这主要来自于职业内部的“自我歧视”和职业教育无法适应需求,图书馆原有职工的信息利用素质仍停留在若干年之前,他们对于利用Web2.0工具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并未建立起来,而在复合图书馆中,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这在客观上要求馆员要具有图书馆学信息学等专业知识和网络操作与维护等专业技能,并且这种职业的要求实质上又是逐步在提高的,这样的矛盾在服务技能含量较低的期刊部门表现的更为突出。

二、设立综合期刊阅览部

为了适应现代读者对于期刊信息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将图书馆体制的复合层次细化到部门这一层,使得虚拟与实体馆藏真正和谐共存,共补发展,充分发挥多元化资源的优势,就应当为读者提供复合式的期刊服务,成立综合期刊阅览部,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拥有经过优化的期刊资源

所谓优化,是指在图书馆的复合环境下,综合期刊阅览部应当能为读者提供已经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了比例划分的馆藏期刊资源,即纸质与虚拟馆藏间存在着合理的搭配,符合图书馆自身经费支出能力并且与读者的需求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不同的媒介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出信息与知识传播能力的最大化。关于优化的方法,张红从成本控制与期刊使用效益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购买一定数量的适用于本校读者的中文期刊数据库,而外文期刊数据库的租赁价格不菲,如果超出了使用成本的上限,则考虑不租赁”。[4]对于纸本期刊的选择,她认为:可以通过统计读者阅读、复印、引用期刊的种类和频率,初步确定订购目录,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是否是核心期刊来最终确定订购目录。[4]王晓凤认为:可以根据资料年度内的使用率,期刊一年所使用的次数少于5次的,就比较合适虚拟形成收藏,若年使用10次以上,就需要认真考虑馆藏的载体形式。[5]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到,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进行期刊订购经费支出的确定是比较新颖并且合理可行的观点,但是还应当综合考量读者对某种期刊的利用行为,特别是在进行专业期刊的删减时,应特别注意读者的意见。此外,上述分析与调研应当做为一项长期化的活动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读者阅读倾向进行分析,使优化工作得出的结论始终具有可持续性和生命力。

(二)具有完善的硬件设备

综合期刊阅览部应采取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开间、高顶层格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图书馆所属高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对整个阅览室按学科支持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并进行清晰标识。此外,在阅览室内都应配备与其功能相一致的纸质期刊资源和足够数量的终端机组,并且有与之互联的周边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将读者置身于多种期刊资源载体中,并能够随时将纸质与虚拟馆藏联系起来,即有利于通过网络浏览,又便于对知识进行深入阅读,进行硬件方面的投入是综合期刊阅览室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也必将占用建设经费支出的较大比例,但是,其现实意义是巨大的。根据邱子恒对中文系老师信息行为的研究表明:图书与期刊论文是中文系教师最常引用的数据类型,且中文数据为最大宗。此外他们认同网络资源的方便性,但也强调其仍有很多错误,因此尚无法取代传统的印刷式资源。[6]而实际上,即便是在校的大学生与研究生,类型完整的期刊资源对其深入学习和研究最新的观点,拓展学术视野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为图书馆,应当为读者创造这样一个综合式的一体化无障碍信息获取平台,进一步浓厚高校的学术氛围。

(三)提供异构检索平台

对于期刊的查询,应建立以网络终端组机为基础,将网络期刊、馆藏纸质期刊的检索平台进行有机的结合。首先是能够实现通过单一的检索框进行跨网络数据库的交叉检索,在这方面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清华同方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USP)、金鑫统一检索平台以及顺德图书馆和华中科大图书馆的异构跨库全文检索平台都可以借鉴应用,关于本馆纸质期刊检索,可以结合OPAC来实现。

(四)配备高素质的馆员

在综合期刊阅览部工作的图书馆员应当是优秀的信息检索员,经过相关的资质培训,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数据库的搜索语法,精通各种逻辑运算符,并配合准确的条件选择,最大程度上表达用户的查询需求,在具备图情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有另外一个学科的专业背景知识。其次,图书馆员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在与用户交流时做到专心、耐心,有比较强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综合期刊阅览部功能

在具有了上述条件的前提下,综合期刊阅览可以为读者从信息获取到知识和人际资本取得提供全程支持,其演进流程如图1所示:

(一)信息获取

通过异构数据库查询平台的应用,用户可以利用统一的检索语法对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并能够在多种媒体资源间进行切换,达到对馆藏资源的互补利用。正是基于无障碍的信息阅览获取环境,用户会将最初所要查询的关注点进行无限度的扩展。例如用户最初想要了解的是“图书馆”,而在反馈结果中,相关的期刊学术文章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许是“虚拟图书馆”的最新进展,在获得了浅层次的记忆后,用户可以方便的随时从纸质、随刊光盘、视频等资源中加深了解。值得一提的是,用户的个人兴趣完全主导了这一过程,而在可以充分交流的环境下,个人的阅读兴趣延展是被关注的、可控的,不会像缺乏支持系统的传统阅览室那样始终处于无序的离散状态。

(二)信息分享

分享信息通过交流来实现,纵观互联网的发展,从Web1.0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的被彻底抛弃,到以用户为中心,鼓励参与的Web2.0理念和技术的产生和不断演进,互联网正在走向虚拟社区化,这一过程的主导者是用户。图书馆传统的阵地式阅览模式却无视分享信息这一重要环节,而综合期刊阅览能够提供以丰富期刊资源为基础的社区式服务模式,即尊重了传统模式的存在价值,又建立起了网络数据库、E-mail、论坛、QQ群等数字化服务模块,并能随时映射到现实之中,使得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之间能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在这种以学习和学术为目的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互动中,会激发用户在学术领域中的灵感,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信息链。

(三)引导加工

引导加工的工作主要由图书馆员协助用户来共同完成,在经过前期的信息交流之后,图书馆员对用户要达到的阶段目标有了充分的了解,接下来就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过程,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图书馆员在对专题的跟踪中,会比较清晰的理解用户在这一阶段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成果,这个成果有哪些创新点,现有的信息是否能够有力地支持相关的想法和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协助用户剔除了干扰项之后,剩下的内容就是对学术观点的形成有价值的部分,这是图书馆员为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四)获取知识及人际资本

信息服务的发展必然是知识服务,信息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在特定的时间提供所需要的特定信息的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服务的最高阶段是知识服务。[7]在经过了信息加工阶段后,用户获取的不仅是显性知识,更有隐性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层次,体现了图书馆人的价值,扩展了其对某一学科领域的视野,锻炼了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一个可以持续的良性循环。

此外,人类有交际的渴望,有希望相互支持的意向。在交往中,共同的认知使得本来互不联系的特定的群体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有效的方式协作,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类似于道德的文化资源,这种社会资本生成并且体现于民众交往网络之中。[8]在合作中,用户之间、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有可能逐步地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的良好的关系,这让双方都对寻求知识的结果产生正确的预期,那么对社会资本获得也是必然的。

四、关于实现形式的思辩

目前,存在两个支持建设综合期刊阅览部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形式:

(一)信息共享空间(IC)

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在国内最早是由吴建中教授提出并阐述的,这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需要配置互联网、计算机设施和各种信息资源,需要技能熟练的各类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而且还要配套大小适宜的馆舍空间。[9]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与综合期刊阅览部是一致的,但是其建设标准更高,所整合的资源也不仅限于期刊资源,还包括工具书、学科专业书等在内的图书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这就大大增加了资金投入和设计难度,在国内,目前也只有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艺术视觉学院、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真正进行了实践。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来说,完全进行照搬是不现实的。

(二)图书馆社区信息服务模式

于林海认为:图书馆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社区,图书馆空间、馆员和读者、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就是图书馆社区的“基于特质”。[10]这同样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引入WIKI等知识库,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可以集一般性问题咨询和学术交流等不同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笔者认为,既然是社区式的服务,就存在大社区与小社区之分,图书馆各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提出资源整合方法的尝试和设计要求,而不必过于追求那种“大一统”的立足于全馆的建设模式。

总之,无论是信息共享空间还是社区信息服务模式,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为解决目前粗放式、浅层次复合图书馆所普遍存在的缺点所进行的一些有益的思考,也为综合期刊阅览部的实现形式提供了借鉴。

[1]李民.复合图书馆回顾[J].图书馆,2010,(3):62-63.

[2]张耀东.我国图书馆形态的历史沿革与未来[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123 -124.

[3]吴建中.创新型社会中图书馆的责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6):11 -12.

[4]张红,王石平.基于成本控制的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64 -65,64 -65.

[5]王晓凤.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优化的发展思路[J].图书馆杂志,2010,(7):54 -55.

[6]邱子恒.中文系教师信息行为之研究:以辅仁大学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61 -62.

[7]石戎川,王伟.专业图书馆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 增刊(2):235.

[8]普特南.让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7.

[9]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图家图书馆学刊,2005,(3):8 -9.

[10]于林海.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家图书馆学刊,2011,(1):41.

On setting up comprehensive journal reading department thinking in university library

SUN Xiu-ju,LI He-shun,LI Kao-shen
(Library,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With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ing of customer demands,compound model for library has become the main existing form,but compound library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whole resources integration,which will cause readers obstacle in using to use digital resources,so we should〛deepen the“level”,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mpound,and explore the specific realization forms

compound library;comprehensive journal reading department;realization forms

G251

A

1673-9477(2011)04-0122-03

2011-10-15

2011年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基金项目(编号:201101)

孙秀菊(1967-),女,河北沧州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

[责任编辑:陶爱新]

猜你喜欢
馆藏期刊图书馆
馆藏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