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1-12-25 03:19李春华
理论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发展

李春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0732)

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春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0732)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机制和方法,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时期;群众工作;创新;社会和谐稳定

纵观历史,社会的文明进步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一些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各项权利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应该说,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的历程,出现矛盾和问题不必大惊小怪、草木皆兵,但是也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因为群众问题的激增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改革开放成果的巩固,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密切,一句话,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因此,探索适合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继续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于完成我们党面临的艰巨任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民者,国之本也。天下兴亡,系于民心向背,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尚且知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则说明了执政党在对待人民群众这一根本问题上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但会在实践中走弯路,而且会遭到人民群众的抛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党和国家的命运,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尖锐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群众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强调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同样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2.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易发期和多发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其中由社会分配、地区差异、教育医疗、土地流转、劳动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表现。这些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局部问题就可能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也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处理和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人民内部矛盾,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用发展来解决;但是并不是说经济社会发展了,这些矛盾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党的群众工作来化解这些矛盾,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近几年来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漠视群众利益,不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就有可能导致信访案件剧增和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转轨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时刻增强忧患意识,从战略高度审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他们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3.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完成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力量源泉在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群众工作的成功都是党的事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人民群众的理解、参与、支持是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和改革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能够长盛不衰。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临着国际国内异常复杂的形势,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越是在这关键时刻,越需要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群众的创造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宽松平和的人文环境,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努力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和模式

广义上理解,党的群众工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从事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也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长期性工作。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成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宝贵财富。但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社会成员分配不公、干部腐败现象蔓延、局部单位或部门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的出现,社会矛盾纠纷增多,信访总量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传统的以信访体制为主要载体的群众工作体制显示出了明显的不适应,解决群众问题效果不理想。因此,探索适合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机制势在必行。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首要前提。实践活动,观念先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和工作理念的问题。把群众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对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在新的形势下,群众工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群众个人的利益问题,它关系着党在新时期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全面落实,关系着人心向背、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的选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事业才能不断推进,党和政府才有号召力、凝聚力。同时,群众工作呈现出了“工作领域和范围的扩大、工作内容多样化、群众利益和诉求多元化、解决的问题复杂化”等一系列新特点,面对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必须更新理念、转变观念,深入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规律,真正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了解社情、把握民意: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要想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客观真实社情民意。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反映民愿民忧作为了解民意的基本点。党和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作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特别是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方面,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正把群众之所想与党委和政府之所做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如实地把握社情民意,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切实增强自身道德修养、思想素养、党性修养,锻造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领导干部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将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下访,不断丰富联系群众的渠道和路径,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准确地掌握最真、最实、最新的民情,在复杂的矛盾纠葛中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的主要矛盾,在了解社情民情中善于提炼和把握民意,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急需解决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3.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关键环节。了解社情民意只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要使群众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最关键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机制。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很多部门,需要协调各部门才能最后得到解决。过去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发挥,没有一个联动互动的平台。信访工作处于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只有创新群众工作模式,使群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和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群众诉求反映机制、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群众工作机制,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面的效能和作用,构建一个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才能使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

4.加快发展、解决问题: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根本所在。准确把握民意和创新工作机制固然重要,但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才是群众工作的最后完成。当前群众之所以上访不断、重访不断以及群体性事件频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根本上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只有谋求发展,才能造福于民。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点。实现和维护好群众的利益要靠发展,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要靠发展,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关键是要加快发展。只有发展,人民群众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实惠,群众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只有发展,实力增强,才有能力为群众解决更多的问题;也只有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的发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三、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关键

群众工作依赖于有效的机制和模式,但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群众工作中主体和客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成效。必须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政治素质、文化程度、民主意识、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才能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1.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首先是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刻理解群众工作的实质、把握其基本内容,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实质,就是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密切和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新时期群众工作内涵十分丰富,最核心的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管理群众的工作。

其次要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群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基层干部缺乏群众观念有直接关系。因此,广大干部要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利益观,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伏下身子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始终记住自己是群众的公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善于经常分析、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要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求、所思和所忧。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证。要做好群众工作,不仅要乐于做,而且要善于做;不仅要付出爱心和耐心,更要懂得群众工作的艺术。新的形势对广大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把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能力、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力、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驾驭复杂局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使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学会用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以及信息网络知识去做群众工作。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够把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够在群众工作中收到实际的成效。

2.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当前我们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领导干部有关系,也与广大群众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需要教育,不必说个别无理取闹的人需要教育,就是通情达理的老百姓仍需要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来改造其主观世界、提高其素质,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是我们党同等重要的责任。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素质,是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不能把群众看成是“阿斗”、甚至是“刁民”,但也不能认为人民群众不需要教育便会自发产生先进的思想和进步的行动。

首先,要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其根本点就是要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教育启迪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的重要性,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需要。人民群众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掌握“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及其辩证的思想方法,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社会矛盾、用发展的观点正确对待和理解当前我们社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才能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也才能摆正个人同社会、同他人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要对群众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理解和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群众工作总是与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对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宣传、贯彻和落实。有些群众信访不是要求解决自身问题,主要是想搞清楚、弄明白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广大群众基本国策教育,如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大力宣传政府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以及政府的整体发展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解除群众的困惑和疑虑,使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

三是要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倡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特别是要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教育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和权益。当前我国许多基层矛盾纠纷都与群众的文化知识较低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在诸多的素质中处于基础地位,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群众对社会的认识、对政策的理解、对科学知识的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空前发展,广大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大提高,但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却显得相对滞后,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在群众工作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教育群众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和权益也非常重要。要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法制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只有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把法律交给人民,使之成为广大公民的行为规范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有力武器,才能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权益的有机统一,共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D26

A

02-7408(2011)01-0046-03

李春华(1961-),女,黑龙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黎峰]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