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民生思想的逻辑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2011-12-25 00:39王慧
理论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

王慧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上海200241)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逻辑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王慧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上海200241)

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科学地阐发了民生思想,认为民生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不是停留在人道主义之上的阐释,而是诉诸于“武器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致思理路,挖掘其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马克思;民生思想;当代价值

民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虽然我们在马克思的著述中找不到“民生”的用词,但在他几乎所有的著作中都闪烁着关于改善民生、实现民生的思想光辉。在马克思看来,民生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民生的实现过程是人满足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当前,民生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思想中去解读其关于民生的多层面思想内涵,给予认识和解决当下凸显的民生问题以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引。

一、以实践的视域体认民生的本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全部社会生活”是马克思对民生的一种表达,指的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包括人的吃、喝、住、穿与其他一切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可以说,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开启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作为民生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1]56在这里马克思批判了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对民生的考察没有落实到感性活动——实践中,而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关注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需求。他反复谈到:现实的个人,包括人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既有自然、社会提供给他们直接利用的资源,又有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具体而言:

首先,民生是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24马克思使用自然科学的术语——“物质变换”来分析人和自然的关系,把劳动实践作为中介与方式,劳动实践使人扬弃外界自然的原始性和自在性,通过对象化活动并运用交换、传递、继承和创新等形式从自然中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劳动实践加工、处理和转化,使自然物具有人的属性,不断地创造出满足民生的需要。

其次,民生是人民群众改善社会关系的实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实现生活的需要,通过劳动而进行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表现的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表现的是社会关系。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民生活动就不存在孤立性,而是通过社会关系网链接在一起。这表现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这种关系基础上形成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和人际关系。当现有的社会关系束缚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与发展要求时,他们就会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符合生存发展的新的社会关系。如此循环往复,人们不断为社会关系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这样,民生的内涵不再囿于物质需要的追求,而是追求在社会关系中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完善。

最后,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民生。实践活动是否定性、创造性的活动,即通过对客体不断否定来满足主体的目的。具体而言,人们为了实现民生,通过实践活动并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的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在客观对象中灌注实现民生的目的。如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开始时,人所向往的民生目的是与客观的物质形态、现实相对立的;随着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的进行,其目的、意志、计划通过主体一定的体力、脑力支出,运用工具及各种方式,使物质形态的客体逐渐发生形变与质变,以致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待特定形式的实践结束时,实践开始之时对民生的预期目的则通过客观成品完整实现,来满足民生的需要。显然,这一实践过程就是把人的知识、技能、意图物化到对象当中,最后达到占有对象目的的活动,为民生的实现与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二、民生的出发点: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马克思考察民生问题的出发点,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存,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2]31生活需要作为马克思民生思想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或细胞,包含着民生进一步发展的矛盾萌芽。可以说,马克思民生思想的逻辑发展与推演都是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为中心的。

首先,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人要维持生命体之所需,就必须和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换,获得“民”能够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这一过程由自然界的必然性所决定,即人的自然需要。但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动物宿命、闭锁的存在方式,而是赋有能动性、超越性的活动,一旦人发挥主动性,为实现自身民生需要而进行生产劳动时,就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同时,在劳动过程中人们能够与他人形成广泛的实践交往。这样,人可以扬弃动物式的自然生存状态,使自身成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于是,人生活需要的范畴不再囿于与生存相关的物质需要的追求,而是包括了人自身发展的社会关系、文化、环境等多种需要,这逐步使民生的内涵丰富起来,也体现出民生是一种始自人本性的合理需要。

其次,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具有历史的规定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认为,生活需要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需要不是纯粹自然的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水平而发展变化的需要。需要的内容和达到的水平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现实指出了工人阶级出于对生存需要的迫切渴望,不得不像奴隶般的服从着与他们需要格格不入的社会现实: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带来财富的同时,却只获得那些最直接的生活需要。而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消灭私有制后,将改变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的对立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劳动的产品将由劳动者自己享用,超出他们生活需要的剩余产品,将用来满足工人自己的各种需要,用来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用来平等地享受科学和艺术的一切成果。”[3]

最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具有丰富性与多层次性。一方面,在现实世界里,人有许多生活需要,这些需要因其无限性和广泛性与其他一切动物相区别。可以说,马克思在论述中提及的需要大多都包含在人的生活需要的范畴中,甚至更多的是工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例如:自然需要、利己需要、感性需要,对光、空气的需要、人的需要、最迫切的需要等。另一方面,生活需要具有层次性。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置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宏观视域,并结合社会实践尤其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来审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他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有层次性的,衣、食、住等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在这些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便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人的需要分成“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并指出:“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4]

三、民生的实现过程:人的解放历程的展开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的信念,体现了他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注。马克思建立自己学说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群众掌握一种实现自身解放的“批判的武器”,并诉诸“武器的批判”彻底解放人。

首先,政治解放是实现民生的必要准备。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革命消灭了人身对封建王权的依附,它把市民社会分割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个体,另一方面是构成这些个体的生活内容和市民地位的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通过政治解放,劳动人民不再受封建专制的压迫,成为独立的个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应看到,政治解放仅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精神与利己主义欲望的张扬与迸发。所以,马克思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说:“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一般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但在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范围内,它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不言而喻,我们这里指的是实在的、实际的解放。”[5]所以,政治解放把人从宗教和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民生得到改善,人的价值得到尊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权利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现实的民生中,政治解放只是由那些处于资产阶级地位的人所获得。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所以,政治解放本身是有限度的,只是为民生的实现做了一个必要的准备。

其次,社会解放提供实现民生的路径。马克思认为社会解放既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也不同于最终的人类解放。它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阶段,是获得解放的一种方式,这种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通过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解放现实的世界。一是实现社会解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实践——共产主义运动去“扬弃”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私有财产权是自私自利的权利,从政治上废除私有制,不仅没有废除私有财产,反而以私有财产的享有作为前提。基于这一意义,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毫无阶级私利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利用政治解放所建立的私有财产以及私有制的一切积极成果,才能为民生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变为现实的生成。二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和无产统治阶级手中,大力增加生产力总量,为达到人类解放的目的奠定经济基础。三是通过社会解放建立起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国家的政权,保证实现人民的各种权利,使国家政权由原先统治社会、压制人民的政治工具,转变成为人民利益、权利服务的组织,……保障了人民生存、发展的权利,并为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奠定了政治制度的基础。[6]但应该看到公社毕竟是一种阶级统治,它没有消除阶级斗争,只要阶级统治仍然存在,真正的人类解放就没有实现。

最后,劳动解放是实现民生的直接条件。马克思在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异化力量时指出:“在这里,劳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1]104“劳动一被解放,大家都会变成工人,于是生产劳动就不再是某一个阶级的属性了。”[7]劳动的解放就是要消灭特殊利益,使劳动变成一种超越利益的、纯粹的民生的第一需要,并逐步消灭异化劳动与异化劳动产生的经济根源,消灭产生异化劳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进而实现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劳动。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和参与社会劳动并平等地分享劳动成果,建立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使劳动由外在的强制变成内在的第一需要。可以说,只有在一个全部由劳动者组成的社会中,当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已经积累的劳动就成为扩大丰富与促进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人类真正的解放才会具有现实的基础。

四、民生的目标: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慷慨激昂地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94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必须推翻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一切关系,人们在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满足的条件下,追求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民生的最终目的。因此,对民生最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一方面,自由是人支配、表现自身并使客体必然性为其目的服务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人不仅靠什么生活属于自由,如何生活也属于自由,而且当表现本身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时,人才真正得到自由。人在认识到束缚自己外部客体的必然性之后,要独立自主地把对外部必然性的认识同自己的目的、意念、信念和民生利益相比较。通过对比、评价之后,个人根据这种认识和评价,独立自主做出选择或决定。之后就是实现其决定的过程:主体改造客体,支配客体,使客体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主体目的和意图实现了,人民群众在民生的实现过程中,个性自由则会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每个人在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马克思在当年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时,虽然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但他也经常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2]330或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8]来特指人的全面发展。

可以说,人的自由发展,着眼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的是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主要是指人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充分发展与普遍提高。个人通过自由发展造就了个人的“独特性”,而全面发展则产生出自己的“全面性”,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直接进行论述,但在他们的著作中,经常把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均作为一种理想目标提出来,这同时也体现了民生的价值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五、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前,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体制、发展方式以及评价考核体系仍不尽完善等原因,使当前的形势既处在发展的黄金期,又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尤其是民生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思想中去解读他关于民生的多层面思想内涵,对认识与解决当下凸显的民生问题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引。

一方面,深刻认识马克思民生思想对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自始贯穿着他对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注,这就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逻辑展开、最终归宿提供了学理依据,同时,科学发展观也赋予马克思民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在主体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人”的内涵。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三层指向:一是人民群众,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所以,社会发展的成果应当让人民群众共享,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和都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二是社会整体的人。改善民生并不是改善少部分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是指全体人的民生实现,任何人都应享有民生的权利。三是社会中每一位有着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坚持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人的民生利益要求,关注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民生的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在内容上,科学发展观通过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来实现民生。全面发展着眼于经济、社会、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全面思考,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中,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协调发展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互衔接与良性互动,这要求我们改变发展长期存在的不协调问题,在民生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等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民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长久发展。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关系人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解放发展生产力,也能更好地让发展的成果持续不断地惠及人民群众。

最后,在方法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统筹兼顾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来看,就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筹划协调,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平衡各个发展环节,协调好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性。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矛盾,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因此,在当前应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好民生问题。

另一方面,深刻认识马克思民生思想对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的实践价值。马克思对人民群众不是仅给予人道上的关怀,而是致力于改变民生现实的实践活动。这样,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能够直面现实,经世致用。当代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建设亦以提出问题和把握问题为切入,致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发展民生。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既与人能够生产什么相一致,又与人如何生产一致,概言之,这都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当前,着力解决我国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需要通过继续发展生产力,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转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包容性增长,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福祉作为最终目的。

其次,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实现民生治政。民主,是民生实现的必然要求,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斗争所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所说,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也就是争得民主。我们常说的“为民生”,不仅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还要关心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问题;“保民生”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诉求,还要满足人民的政治利益实现。因此,“重民生”要在政治建设中关注民生,以实现民生权利为重点,把民生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与参照,实现民生治政。

再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倡导文化民生。文化在本质上是“人化”,即人本质的对象化;根本目的是用来“化人”,即发展人。[9]文化的性质、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不同内容、文化的不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进行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文化建设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文化的发展不再单纯服务于某一时期的意识形态需要,而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情感需要作为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使命,让人民充分享受文化生活,[10]营造有利于人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环境,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最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克服民生难题。社会事业是关乎民生的事业,具有维系社会公正、体现社会公益性的作用,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人的地位、需要与发展状况。而改善民生,克服当前民生难题,离不开社会事业的发展。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把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其中重点解决好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住房问题,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可以说,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体现逻辑与历史、逻辑与现实的统一,既具有时代性,又体现出发展性。当前,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自觉坚持用马克思的民生思想深入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以“包容性增长”的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与民生的关系。在把经济发展这块“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公正地分配好“蛋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让全体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为民生”、“重民生”、“保民生”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29.

[6]俞益民.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类解放—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与现实[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

[7][俄]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与自由[M].傅小平,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9]李青.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以人为本”[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360.

[10]新浪新闻网:news.sina.com.cn/pc/2009-09-28/082318742664.shtml.

A81

A

1002-7408(2011)06-0032-04

王慧(1985-),女,济南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