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中国

2011-12-24 00:00:00吴继金贾向红
文史月刊 2011年3期


  一、美国排华,清政府不为华侨做主;人民愤怒,爆发抗议运动
  
  清朝道光年间,美国西部加得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开始到美国“淘金”。华侨用自己的血汗,为美国西部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887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煽动种族仇视,将美国工人失业和生活贫困的原因归咎于华人涌入抢去了美国人的饭碗。美国国内出现了排华浪潮,华人被侮辱、毒打、虐待、驱逐,甚至屠杀等暴行屡有发生,华人财产遭到损失的事件层出不穷。
  1905年,美国拒绝中国保护劳工的正义要求,续颁华工禁约,广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早年赴美谋生的华侨冯夏威专程从美国回到上海,向清政府请愿,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维护华侨权益。后又组织华侨到上海美国领事馆请愿,均无结果。冯夏威遂服毒自杀于上海美领事馆门外,以死相争。此事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各省志士纷纷组织拒约会,各地展开“抵制美货”运动。
  1905年8月,革命党人潘达微、何剑士、高剑父等根据孙中山的嘱咐,在广州创办了《拒约画报》(后改名为《时事画报》),“专绘美人虐待华工之种种惨状,使阅者一见即刺激脑线,兴起其拒约之雄心”。
  
  二、“凡是中国人,誓不抬乌龟”
  
  在画报紧锣密鼓筹办之际,传来了美国总统女儿雅丽丝小姐与美国兵部大臣达辅德将来广东游历、借机向中方施压并探听抵制美货情况的消息。潘达微和何剑士心生一计,赶制新闻漫画《龟抬美人图》。
  当时的广州不用说没有汽车,马路也没有。美国参观团来了,清廷的官吏害怕美国人,谄媚美国人,不管人民如何反对,对美国人还是要招待,请他们坐轿子到处游逛。漫画中,四个乌龟抬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UFC5Z2J8XrenxWkh2noE8Q==个洋小姐,还配了这样的“粤讴”:“丑丑丑,美人作我地系狗,第日但就来我埠,想探听我地人心晤够。干祈晤好抬但呀,牛豆!如果你重抬,就系哩只家烂豆。”意思就说明谁要给美人抬轿,谁就是乌龟。
  拒约会(反对美国对华工禁约)负责人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看到这幅漫画后,马上决定刊刻成揭帖(传单),到处张贴。他们还沿途演说,并发给每个轿夫一个“斗零”(清朝银币制,当时一个“斗零”足够吃一顿饭)。由于拒约反美已深入人心,轿夫们表示拒抬美国人。
  《龟抬美人图》这幅漫画贴满了广州市的大街小巷,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香港市民也给予热情支持。这引起美国领事馆的抗议,他们照会两广总督岑春煊,逼其立即查禁。
  八月初四(9月2日),岑春煊不敢怠慢,发出告示,查访造贴揭帖之人,同时将拒约会负责人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三人拘留。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各报纷纷报道府县以《龟抬美人图》构陷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三人的消息。香港革命党人主办的《世界公益报》将《龟抬美人图》公开发表,该报主编李大醒因此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
  这两个事件引起了广东各地人民的极大愤慨,把拒约会反美斗争推向了高潮。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各界人士一致要求释放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三人。潘达微和何剑士又画了两幅揭帖漫画,一幅是四个女人所抬之轿上坐着一只大乌龟,题为《美人抬龟图》;另一幅画一只大乌龟坐在轿上,没有人抬,上题一打油诗:“中国人心齐,齐把美货来抵制。制死花旗鬼,变成大乌龟。凡是中国人,誓不抬乌龟。”
  
  三、民众为被捕的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三人“打气”
  
  《龟抬美人图》引发的政治风波直到1906年10月13日才开始平息。这一天,清廷广州南番两县准予将马达臣、潘信明和夏仲文三人具保、释放。《时事画报》的编辑陈垣日后对此事回忆说:“在当时的严重形势之下,大家以为这三个人一定会遭危险,希望他们坚持不屈,纷纷到监狱慰问;有送吃的,有送穿的,又开了一个生祭马、潘、夏的大会,做了一些生祭马、潘、夏的文字,以舆论作后援,风潮闹得很大。等到美国人一走,清廷的官吏究竟还不敢激起人民公愤,马、潘、夏就被释出狱了。可是这个抵制美货的运动前后支持到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