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黎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西安710068)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樊黎明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西安710068)
我国一直把农业当做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但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所需的相关配套性政策措施还不够。国家应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与生态化,农业服务与市场化,农村向城市化转型,小康、藏富于民与国家复兴,农业对抗通货膨胀的定海神针作用等五个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第一国策。
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农业安全;农业战略
“三农”问题是指我国由于历史因素形成的彼此关联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质是涉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社会公平、共同富裕以及国家的产业战略布局的大问题。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看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是明确的、迫切的。但是,对于影响“三农”问题的主、客观因素的认识及如何解决、处理和平衡三者的关系问题,理论界尚存争议,需进一步厘清。有人说,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派遣大批“小康工作队”与广大农民“三同”,在实践中探讨、创造、建设农村小康社会。[1]也有人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模式和基本方向。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受利益驱使,以发展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名义,违反农民意愿,在农村大搞“并户拆村、进城上楼”的政策,对农业生产资料强行征购和整合。
本文认为,改变“三农”问题现状及诠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彻底改变农业生产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落后的状况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变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为内需导向型增长方式,带领农业人口和地区走向共同富裕,使农业在防止未来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冲击、扭转通货膨胀长期向上的趋势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从事农业的劳动者占比较高。由于政策鼓励和利益驱使,城市化需要的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的筛选,吸纳了农村中的精英人才,使得目前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普遍文化素质较低。[2]而以耕种、养殖业为主的产业,主要还是依赖于当地水、土、日照、气温等天然资源,在包括耕地、水资源、生态、科技等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生产力及其经济效益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在农业上投入的比重越低且农业经济规模还有萎缩的现象,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本地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良田被大面积占用,可耕面积正在不断缩小。我国农业的社会服务体制不配套,产业链体制遭轻视,整体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更谈不上集约经济和具有国际竞争力了。目前,我国落后的农业现状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已为心怀叵测的外商提供了占领国内市场的机会,他们试图通过控制农业及其上下产业链,进而控制我国经济命脉。比如,我国大豆的生产、加工领域是最早丧失话语权的。而现在,种子、化肥等诸多行业也都面临同样的危险。这样的农业现状不但威胁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只有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农业按现代化产业方向在更大的范围重新划分和归纳。其一,以农村现有条件为基础,形成以食品业、工业原辅材料和旅游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体的社会规模经济实体;其次,根据其与市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形成以现代农业物流企业为核心,建设全国规模城乡一体化惠民市场。以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为主体,使农村成为房地产业开发及相关配套产业的主战场;第三,从农业与社会服务关系上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类科技及专业协会为辅的农业科技服务、教育培训及其它必要的社会服务体系。树立大农业观念,不仅是确定发展战略,更是为了明确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和政策扶持范围。
2.正确处理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政府采取各种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对农业产业进行高效配置,维持其社会公益产业的方向是没错的,但政府的政策与措施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必须充分遵循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忽略这一点,就会从主观意志出发违背市场经济的客观性。从实际出发,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解决政府目标与农民目标、数量与价格、长期与短期、生产与储备、生产弹性等等及其它相关问题。
3.以国家大农业政策为前提,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伴随农业占比的逐渐缩小实现的。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据此认为这也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如中科院李培林表示,从产值结构来看,在GDP当中,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将下降到10%以下,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农业产值的GDP比重将下降到6%以下,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会达到53%左右。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了中期的加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转换。[3]这仍是传统思维的窠臼,忽略了农业自身发展及农业相关产业与工业的替代转化性。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要有一个实质性飞跃,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科学发展规划和健全的社会化管理体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变革社会投资方向,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投入和产出比例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工业化和农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农业人口不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红利,应该是农业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人口红利。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省份相继出现用工荒,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就据此推断: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结束,劳动力不再廉价,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4]事实是否如此呢?我国现存的农业人口现象与国外客观存在过的人口现象,有着本质区别。我国的“农民问题”及所形成的人口问题,不是自然的、市场化发展的结果,而是人为的、政策因素造成的,是由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造成的,是由长期不合理的社会投资配置造成的。不应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其存在合理性的借口,更不应该把其现实存在当做社会进步的红利和牺牲品。我们既不能放任农业、农村走自然经济发展的道路,更不能让其不受保护地参与与其它市场化程度发育较为充分行业的竞争。现在已经到了国家按市场经济本质进行政策修正,还“三农”以公正的时候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道路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农业部门转化过程应是对现代工业部门扩张的过程,农业、农村现在和未来将是“人口红利”的最大受惠者。我国在未来的较长时期,不存在“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
5.利用我国充沛的外汇储备,加快引进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农业曾是我国最早利用外资和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之一,外资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改善农业生产者素质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跨国公司带来的不适用于当地的生产技术或者维持当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都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进步。另外,跨国公司过度投资开发可能导致对农业资源掠夺式经营,而推行的单一种植模式,更会损害当地生物的多样性。[5]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不受严密管控的产业和商品形式。外商外资纷纷看好我国农业未来前景,不遗余力地加大投资力度,以获得和拥有更大话语权。我们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应下决心投入巨资重点扶持我国农业,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又有利于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加快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为此,必须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全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6]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国家经常提出的局部、单一的农业政策变成全面、综合的产业战略,并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其所需要的长期性、整体性、相关配套性措施的有力支持,使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上。
1.发展产业化、标准化与绿色生态化农业。就我国农业现代化而言,国家应从战略角度区分农业的主导产业、区域优势、地方特色产业三个层次,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及资源配置扶持力度。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农产品标准化、原生态化。以此奠定其市场化和社会公益化相结合社会地位。如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就在农业现代化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五化”(即农业特色化、农业标准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新路,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7]这些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加强政府计划和调控作用,是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保障。由政府和农业协会每年拿出专项农业基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扶持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应该成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落实农业政策的基础。
2.解决农业服务与农业市场化问题。农业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我国农业具有规模小和经营分散的特点,与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民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缺乏按订单提供标准化产品及有效管理契约的能力,使我国的农业产业的效率和效益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市场中其它社会主体的发展成熟度都大大地超过农业,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又谙熟市场经济规律,致使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更无力与外国资本竞争。因此,不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市场化这一问题,既不利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吸收外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理念,更不利于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与跨国公司进行捍卫国家利益的竞争。
我国要改变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走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相应的社会服务化体系,必须抓住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以现代社会所能够提供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技术流服务大农业。而新的农业产业范围及所涉社会服务体系应包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以农林牧副渔为重点的科学管理服务;供销合作社和商业物流及金融保险等部门的服务;科研、教育单位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的服务;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户开展的专项服务等等。[8]
3.促进农村向城市化转型。我国正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彻底解决农村土地流失的问题,解决如今仍然影响农村的民生问题(教育、医疗、养老等权利)及所涉及到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通过发展现代优势农业企业,改造传统农业,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村人口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我国地域广阔,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但不同程度上都会面临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的问题以及土地增值驱动的压力。要重视现代农业和城市化的配套改革建设,要吸取为发展经济而牺牲当地环境和生态的惨痛教训。
4.理顺农民小康、藏富于民与国家复兴的关系。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浙江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可借鉴的。目前,浙江农民人均收入中八成以上来自工资和家庭经营,工资性收入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另一方面,浙江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发展。其农业已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生态高效农业,来自浙江省农办的数据显示,2008年,虽然农业产值比重在浙江GDP中降至6%,但浙江农业增加值达1095亿元。农村经济从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一产、二产、三产共同发展的综合经济。2008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上年增加993元,连续24年位居全国之首。[9]
关于“改善民生”和“多藏富于民”的问题,其实就是“民富国强”的问题。改革三十年来,我们和其他国家私有化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实行“国富民强”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结果,国家是富强了,一部分人是富裕了,但贫富的差距也是空前的。目前,我们又提出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但它的最基本前提,不是政府让“民富国强”和让税、利于民,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还政于民。这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成本核算机制和权力公开透明的阳光机制。如此,才会真正实现“民富国强”和国家复兴。
5.发挥现代农业对抗通货膨胀的作用。2010年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一年,我国很多产品的价格都创了历史新高。而我国绝大多数民众的日常消费品都与农业息息相关。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力度,实现内需拉动,会使农业成为抑制通货膨胀和克服各种危机的定海神针。
[1]柴福洪.“三农”问题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迟竹强.农业部长的三农答卷展示了未来农业的发展蓝图[Z].海南:中国改革论坛,2010-12-26.
[3]李培林.明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0%以下[EB/OL].中国新闻网,2009-12-21.
[4]梁靖雪.中国人口红利结束劳动力不再廉价用工荒节后继续上演[EB/OL].中国广播网,2011-02-04.
[5]侯仕军.发展中国家农业外商投资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0,(1).
[6]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J].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2011-02-23.
[7]廖成明.围绕“五化”模式转型传统农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12-27.
[8]巫继学.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新农村市场化的支撑[EB/OL].北京:价值中国网,2006-04-24.
[9]孙金霞,商意盈.分配创新的浙江实践[J].瞭望,2009,(20).
F320
A
1002-7408(2011)05-0062-03
樊黎明(1955-),男,陕西蒲城人,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管理系工业企业管理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金融。
[责任编缉:孙巍]